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到白馬寺聽暮鼓晨鐘

到白馬寺聽暮鼓晨鐘

日期:2016/12/15 0:02:25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在貴陽宏福寺認識了妙悟和尚,如今他在湖南郴州閉關修行。站在白馬寺門口,我給他發短信息:“修行朋友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說起白馬寺,我們於1998年曾先後來過愧裡、不過那時還彼此不認識。那時的白馬寺還可以直達山門,門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石刻的白馬分立兩旁。妙悟說那時他才16歲,在白馬寺除了念經,還要兼做導游。至於門口的白馬,他說這其實是從別處挪來的,並不是寺廟的原物。
如今的白馬寺同其他寺廟相比,並沒有特別的地方,只有一個江澤民同志手書的“中國第一古剎”的牌坊。妙悟說,當年來這裡的游客多半是為了看牡丹。廟裡栽了東、西兩片牡丹園,到了洛陽花會的時侯,游人太多,他們忙得幾乎腳跟都要踢到後腦勺。




其實白馬寺的意義在於它是中國的第一座佛寺。在公元67年興建之前,佛教還只在萬裡之外的印度,中國人心裡還只有道教和儒學。白馬寺的落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流傳寫下了深深一筆,從此中國和印度兩大古老文明實現了融合交匯。白馬寺也因此有了中國佛教史上無出其右的輝煌:中國第一座古剎,中國第一座古塔齊雲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場齊雲塔院,中國最早的譯經道場,中國的第一個漢人和尚在這裡受戒。

白馬寺的鎮寺之寶是大雄殿內的23尊元代“夾伫干漆”造像。造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全都是由絲、麻制成,每尊重量僅有3到5千克,從元代至今700多年來未經修繕,仍然色彩如新,是國內罕見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馬寺的鎮寺之寶。據說當年是周總理簽字從故宮拿回來的。“藏寶樓裡寶貝更多,你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妙悟如是說。
如果你恰好是在新年的時候來到洛陽,那麼還可以參加馬寺鐘聲迎新年活動。每年元旦零時,洛陽白馬寺都要隆重舉行撞鐘迎新年活動。作為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的鐘聲已經響逾千年。明代時白馬寺內有口大鐵鐘,重約5000余斤,鐘聲特別洪亮。據傳這口鐘與洛陽東大街鐘樓上的一口鐘音律一致,可以產生共鳴。人們往往在聽到白馬寺鐘聲的同時,緊接著洛陽城鐘樓上的鐘也響了,民間稱“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因此,“馬寺鐘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白馬寺西院的佛殿是印度政府在國外捐建的第一座佛寺,參照世界文化遺產印度桑奇大塔的風格設計建設,建築面積3450平方米,殿內主佛是在咪幾度雕刻完成後運抵白馬寺的。佛殿之所以選擇位於白馬寺西側,主要是寓意作為中國佛教祖庭的白馬寺是源自自西而來的印度佛教。20 10年,在中印兩國建交60周年之際,印度總統普拉蒂巴.德維辛格.帕蒂爾出席了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落成儀式。歷經兩千年歲月滄桑,白馬寺作為佛教精神文化的中心,再次見證了中印兩國人民的交流和友誼。歷經2000年,從終點回到起點。
歷史是繁蕪厚重的。我更喜歡早晨的白馬寺。香煙袅袅,鐘聲悠遠。沒有了游客的喧囂,古寺有一種簡單的深邃。妙悟最喜歡的是雪後的白馬寺。寺裡幾乎沒有游客,他們十幾個小和尚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他說那會兒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和尚也有煩惱嗎?”
“有,不比不出家的人少。”
“所以要修行?”
“然!”

游白馬寺小貼士:





交通:乘多路公交車在“白馬寺”站下車,從洛陽市區到白馬寺大約半個小時多一點。

游覽時間:大約兩個小時。

下一站:先乘公交車到“王城廣場”站下車,這就可以到天子駕六博物館游覽,也可以換乘去龍門石窟和白園以及王城公園。
美食:白馬寺門口是一個集貿市場,讓人很有點掃興,雖然有各種紀念品和各色飯店,但還是建議游覽結束後到市區的飯館進餐吧。乘公交車在“老集”站下車,對面就是“真不同”飯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