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濟寧市國有可移動文物達51萬件(套)居全省第一位

濟寧市國有可移動文物達51萬件(套)居全省第一位

日期:2016/12/14 12:03:19      編輯:古代建築
    全市文物工作會議在濟寧市博物館召開。記者在會議上了解到,我市將采取一系列措施,發揮文物對社會服務意義,讓館藏文物“走出深閨”,擴大公共服務范圍,讓博物館、紀念館融入社會,讓館藏文物“活”起來。

    大批文物保護維修重點工程正快速推進2014年,濟寧市開始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據統計,全市國有可移動文物達51萬件(套),居全省第一位。同時,“鄉村記憶工程”建設順利實施,完成了共計91個單位的申報工作,鄒城市石牆鎮上九山村、微山縣微山湖民俗博物館被省文物局確定為“鄉村記憶”工程推薦試點單位。

    作為去年的重點項目,大運河濟寧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申遺成功標志著濟寧擁有了包括“三孔”在內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產。此外,魯國故城、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正在全力推進;曲阜三孔古建築彩繪工程等一大批文物保護維修重點工程正在快速推進。同時,我市積極打造“運河文物景點一條街”,竹竿巷、太白樓鐵塔寺街區及明故城被山東省命名為首批歷史文化街區。曲阜尼山孔廟建築群維修工程榮獲全國十佳文物維修工程。

    打造濟寧“運河文物景點一條街”2015年,我市將做好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抓好孔子博物館建設、三孔古建築油飾彩繪保護工程等重點工作;推進魯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周公廟建築群基址考古發掘保護展示大棚的建設;做好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維護,按照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方案,調整、豐富展覽陳列內容;加快推進邾國故城等重點大遺址的保護工作。在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和管理上,繼續打造濟寧“運河文物景點一條街”,深入挖掘和提煉運河文化價值,加強運河功能發展利用,探索運河遺產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積極對接省文物局啟動的“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工程。

    今年,我市將完成孔孟文化遺產地數字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包括曲阜明故城東城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和鄒城歷史古城區更新等項目啟動實施,積極協助辦好尼山世界文明論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