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湖南東安發現清代古建築群落

湖南東安發現清代古建築群落

日期:2016/12/14 11:59:04      編輯:古代建築
    湖南省東安縣白牙市鎮“六仕町村”發現一處清代古建築群,該建築距今已有兩百余年的歷史,據傳,這座古莊園曾經出了六名進士,故有“一門六進士”之稱而聞名。

清代古建築群落

    該古莊院四面環山,風景宜人。該建築群占地約20畝,由東、南、西、北斷斷續續的門庭古院石砌圍牆組成,一座碉堡樓和一帷三座保存完好、面積約500平方米,周邊還有石板古道及拴馬石柱、石礎等建築物。

    該古莊院建築群設計精巧復雜,有十縱十橫,庭院錯綜迷離,陌生人走進去,分不清路,經常迷路。

清代古建築群落

    其中一座高大的古碉堡式建築位於這古莊院的中心,當地人叫做“保家樓”,據傳當年為了防止土匪到六仕町村搶劫,全族人集資集勞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修建了這座“保家樓”,曾有族人利用保家樓打退了土匪上千人的圍攻歷史。抗日戰爭時,日軍進犯村莊,村民利用保家樓觀望日軍,一旦發現日軍有動向,就立即鳴鑼放風,使村民及時躲避日軍的進攻,全村無一人遭受日軍傷害。

    “保家樓”呈正方形,高約十五米,長寬約12米,條石基礎,青磚厚牆,下面三米是青磚滿砌,四面設有炮眼和瞭望口,正面留有十個碉堡口,後面留有七個碉堡口,左右各一個瞭望口。進口只有一扇青石條框的鐵大門,裡面是四層高粗木架構,上下首尾相連,可以通向各個碉堡口。“保家樓”俨如一座碉堡式建築,構造科學嚴謹,設計合理,極具軍事價值。

清代古建築群落

    “保家樓”旁邊是現存完好的一座有200余年歷史的“唐氏宗祠”,三進院二天井布局,坐西朝東,為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其正門上題刻的“唐氏宗祠”四字和對聯至今清晰可見。正門後還有一幅“如在其上”楹聯,內堂的牆壁上留存革命語錄,歷歷在目。“唐氏宗祠”旁邊建有一高牆莊園,門牆高約十米。難得一見的是大門前用石條砌成柵欄,正前方兩邊各六道石方格,左右各十二道石方格,總共三十六道石方格,石柵欄內種有花草,十分雅致。莊園正面大門用青石料做門框,大門前建瓦檐。兩邊的馬頭牆上磚雕屋檐,開了一個“富”字型風窗,造型美觀,立體感強。

    經查閱史料和唐氏譜書記載,“六仕町村”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30多年歷史,六仕町村內居民全部為唐姓,共800多人。清朝以前這裡叫做鹭鸶町,康熙年間,因唐氏家族一門出了六名進士,被皇上賜予為“六仕町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