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山西:新绛發現一明清古民居

山西:新绛發現一明清古民居

日期:2016/12/14 11:58:54      編輯:古代建築
    在新绛縣盧家莊村,有一處建於明朝、清朝光緒元年翻修的古民居,因年久失修,房屋幾近毀壞,亟待保護。4月24日,記者在該村的西南角,見到了這處古民居。

    “如果不是春節時老爺子過壽,從外面回來的人無意中發現房基板上有字,我還不知道祖上在光緒元年之前就建了這座院子,此後還進行了翻修。”房主段改青開心地笑著說。征得她的同意,記者得以近距離地觀賞這座老宅。這是一個小四合院,推開兩扇斑駁的木門,繞過照壁,四五十平方米的小院出現在記者眼前。四合院內,東西南北的老式建築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其中,北房的建築特點尤為古樸獨特,建設風格也與其他三處現代建築有所不同。段改青的大兒子段軍霞搬來一架梯子,從梯子爬上房屋的上面一層,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基板上赫然寫著“蚩大清光緒元年歲次乙亥正月廿壹日卯時重修宅主母叚南氏……”的字樣,訴說著這處古民居的百年滄桑。經歷了百年的日曬雨淋,而今,整個建築的裡裡外外,依舊保持著原樣,只是軟門的方格門窗以及門頂上的大塊木板已經泛白,房子東南角的大椽也有了爛掉的跡象。

    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科學的保護,這處古民居面臨著坍塌的危險。

    段國相是這個村裡土生土長的老居民,今年90歲,是發現這個古民居的第一人,也是目前盧家莊村段家家族中最年長者。他說,聽老輩人講,這處古民居修建於明朝,房屋修建者叫段彪,是一位木匠,祖籍稷山縣。當時,盧家莊村修建廟堂(至今在村西北處還能看到廟堂的遺跡),他因為有木匠手藝,被邀請到此。廟堂修建完成後,他落戶該村,並修建了這處房屋的前身,此後在這裡生兒育女,開枝散葉。這也是為什麼盧家莊村一半左右的居民都姓段的緣故。但也只是聽說過這個故事,誰也沒想到光緒元年正月二十一日,宅主母叚南氏率家人重修的房屋至今還在。僅從重修算起,這處古民居距今也已經有141年的歷史了。

    仔細看房基板上的字跡,有“氏孫安喜和鎮兒”字樣。老人告訴記者,安喜和鎮兒是兩兄弟,按照分家時,分割房屋的位置被稱為“東支和西支”。此外,古時還有“老大不離祖業”的家訓和傳統,因此,長子家的後代會祖祖輩輩居住在此,而段改青的大兒子段軍霞作為長子一支的傳人,目前依然居住在這個四合院的南房中,用北房放置一些木材之類的東西。限於經濟條件有限,他只能在漏雨時對這處古民居進行簡單的修修補補。

    新绛縣文物旅游局文物股高科長表示,新绛縣屬於文物大縣,古民居數量居多。在山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共普查到的古民居數量占到全縣文物總數的70%左右。盧家莊村古民居段家老宅在普查中沒有被登記,因此目前無法由政府進行保護,只能由老宅的所有權人,按照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進行保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