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前童古鎮

前童古鎮

日期:2016/12/16 18:37:03      編輯:古代建築

    煙雨江南,小橋流水。江南注定和水結緣。水是江南的靈魂,潺潺地延伸出了幾多的風情。
    江南的古鎮多數都是依傍著小小的碼頭成形的。順著河汊,沿著水流的走向,一幢幢黑瓦白灰的馬頭牆砌了起來。牆多了就有了小巷,也有了院落。小巷悠悠,庭院深深,桃紅柳綠。長長的青石板路靜靜地伸展,流淌出雨巷中丁香花般的憂愁。
    清歌弦響,超然裡浸透了滄桑;燕語呢喃,寧馨中帶了些許的怅然。這便是我意象中如詩如畫的江南古鎮了。

    地處浙東山區的寧海前童或許算不上是個典型的江南古鎮,但它卻真真實實地抒寫著江南的無數風情。關於寧海,我們或許並不陌生,這裡是明代大儒方孝孺和近代文學家 “左聯”五烈士之一的柔石的故鄉。在這樣硬朗的土地上如何就躲藏著一個寫盡江南萬種風情的柔柔的前童古鎮呢?其實看看柔石就能明白其中端的,硬朗的柔石何嘗又不是一個俠骨柔腸的人呢?其代表作 《二月》和 《為奴隸底母親》就閃耀著柔柔的情懷和人性的光輝,是中國近代文學的經典之作。
    據說,童姓的先祖在距今七百年前的南宋時代從浙江台州的黃巖遷徙於此地。前童鎮坐落在一個寬廣的河床沖積扇平地上,背依著四明山脈。遠遠望去,群山環抱,地勢開闊。山水相應,風光這邊獨好。團團簇擁的院落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鋪陳開去。古木蒼然,炊煙袅袅,映襯出古老村落的寧靜和安逸。走進古鎮,人迅速地被時光的流水包圍了。古鎮的路曲曲彎彎,是用鵝卵石鋪成的,水一般地靜靜淌向每一個細小的角落,千百年來承載著數不清的匆忙腳步。日本當代作家司馬遼太郎在他的 《街道漫游》系列的 《中國·江南之路》中如癡如醉地憧憬過掠過甬江的唱晚的帆影和這不起眼的為歲月的風塵所哺育的瓦上花了。走在前童幽深的小巷裡,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年久失修,頹然坍塌的殘垣斷壁,任憑你去想象它們在悠遠的時光中曾經的畫棟雕梁和榮辱盛衰了。歷史在這裡並沒有被割裂和打斷,被風化的一段歷史會在某一個罅隙處重又被銜接了起來,生息不止,然後再循著牆根從一道道歲月的回音壁中聆聽光陰的故事。
    在前童,最起眼的莫過於它的水了,水是這裡的主宰。這裡雖然沒有人來人往的紛鬧的碼頭,這裡的水似乎也不足以載動一葉小小的扁舟。童姓的先祖深深知道水對於一個家族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的重要性,按照八卦的形式挖掘了溝渠,再從遠處引來了白溪河的水。回環往復,奔騰不息的水流經家家戶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童姓子孫。如今還能隨處見到古鎮的居民在各自的門前利用這清澈的河水或淘米或洗菜,平靜地生活。溪流淙淙,逝者如斯。前有古人,後有來者。

    徜徉在時光凝固的前童古鎮,我來到童姓家族的祠堂前了。這裡或許是整個古鎮上最莊嚴和奢華的建築了。該祠堂為明代浙東大儒方孝孺設計。不難想象,自南宋至明代初年,經過上百年的苦心經營,童姓家族已日漸鼎盛,出了不少秀甲一方的人才,以致於可以請得動名重一時的正學先生了。在這所祠堂裡懸掛著由各個時代的風流才俊們題寫的匾額和楹聯。 “童賢母傳贊”正是方孝孺於洪武18年所題; “世德作求”於乾隆4年出自浙江天台人士齊召南之手。齊召南素有神童之稱,時為翰林院大學士,是清代著名的史地學家,曾參與編撰過 《大清一統志》和 《明鑒綱目》; “成思我赉”則由康熙年間鄞縣籍文人, 《杜詩詳注》的作者仇兆鳌所題。看看這些名字你一定會想起童氏曾經有過的鐘鳴鼎食的光景。
    我注意到,在這群童氏群英譜上有一位在清代官至正一品的大人。據說,他的故居在前童保存了下來,被當地人稱作宰相樓。緊鄰著祠堂就是一座巨大的戲台,其工藝的精美和考究自不待言。為了迎接一個前來報喜的欽差,或者為了歡送一個出自本族的赴京上任的新官,抑或是為了彰顯一個節婦的貞德,鑼鼓在這裡被咚咚地敲響,聲震雲霄,每次的盛會都會把這個家族的血脈重新喚起和確認。
    然而,我的眼光越過那些一舉成名的封建時代的童氏孝子賢孫,停留在一個並不太為人注目的名字上了。童保暄,一個在浙江乃至中國近代史上留下過痕跡又被淡忘了的人物。一百年前,這位志士正是踩著前童古老的鵝卵石路走上了革命道路的。童保暄早年通過浙籍革命人士呂公望的介紹加入了光復會,結識了秋瑾、徐錫麟等人。辛亥革命爆發後,浙江的革命軍在杭州舉事,他被推舉為起義軍臨時總司令和臨時都督。童保暄後來還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第二次護法運動,積極投身於滅清救國的活動。他於1919年病死,時年才三十三歲。令我感興趣的是,這麼一個戎馬倥偬的武人卻是個有著殷殷情懷的詩人。
    我們能夠感同身受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的跌宕,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熱血男兒 “尚思為國戍輪台”的豪氣。寧海人所具有的那種革命與浪漫並重的性格再次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體現。
    前童古鎮發源於一個家族的血脈,濃縮的卻又是世道的滄桑。那奔騰不息的溪水融進了遠古又指向不絕的未來。水車在咿呀聲中不停地轉動,那聲音會讓人停下來發思古的幽情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