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干區丁橋鎮位於杭州市郊東北部,距市中心10公裡,是一個新興的私營經濟發展基地、杭城重要的副食品供應基地和重要的風景旅游開發區域。該鎮東接天都娛樂城,與余杭區星橋街道為界;西連下城區科技經濟園,與石橋鎮為界;南至大石一級公路,與市區和繞城公路相連;北部是著名的皋亭山、黃鶴山風景區,總面積15.5平方公裡。全鎮轄10個行政村,1個居民區,1個市級開發區——杭州私營經濟園區;總人口2.5萬,其中常住人口1.18萬。
千年古鎮丁橋鎮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橫貫東西的古運河——上塘河,曾載著秦始皇巡視東南,康熙、乾隆爺數下江南。河北岸的皋亭山、黃鶴山,素為兵家必爭之地、風景旅游勝地和佛教文化寶地:元軍統帥伯顏曾發兵二十萬南侵,與文天祥抗論皋亭山下;方臘率數萬義軍在此迎戰宋江招安軍;洪秀全率部大敗清兵長駐北上……。皋亭、黃鶴兩山近處眾丘環繞,山巒起伏,谷深幽靜,古木參天;登高望遠,古運河千舟橫渡腳下,河前一馬平川,近處黃龍浜似臥龍盤踞其間;遠處錢塘江似白練極目東海,西側杭州城廓盡收眼底。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山地以其旖旎的山水風光勝景,留下了帝王將相的遺蹤和忠臣義士的故事,蘇東坡、杜牧等文人墨客的題詠和數以百計的館、軒、寺、廟、庵等等,其間尤以眾多寺庵之首的龍居寺為最。十裡桃花塢,數千進香船。皋亭山下曾經熱鬧似城,留下皋城之名。丁橋還是著名的孝鄉——東漢二十四孝之一丁蘭的故鄉。沿古運河赤岸橋往南至丁橋集鎮數公裡,丁蘭井、丁蘭路以及由丁蘭所建的丁橋、蘭橋現均還存,丁橋鎮也因此得名。
丁橋鎮素以糧、麻、茶、水果為主業,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開了丁橋誠招天下客的大氣。經過十余年的努力,一個私營企業創業發展的基地——杭州私營經濟園區已初具規模並正在全力拓展開發之中,上百家來自省內外的私營企業正在這裡興旺發達,海通木業、阿思家羽絨、祝強醫療設備、西林鏈條等企業從這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丁橋建經濟大鎮的支柱;隨著大杭州城區發展的構想和都市農業的發展趨勢,花卉、珍禽、特種水產養殖正逐步取代傳統農業,森禾花卉、三雄種苗、建塘水產、同協食用珍禽等省、市農業示范園從小到大,以其強勁的輻射力迅速推進了丁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丁橋集鎮綜合開發規劃的制訂和實施,使丁橋現代城鎮建設目標正由藍圖變為現實;以龍居寺景區開發為龍頭,黃鶴山、皋亭山風景旅游資源的開發已列入了杭州市的總體發展規劃,杭州“東南佛角”即將重現其間。
呵!千年古鎮正以21世紀現代化大都市相融合,創業在杭州,成功在丁橋,在海內外創業者的共同參與建設下,地處大杭州東部中心地帶的丁橋鎮必將成為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人更富的都市裡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