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古鎮:高峰之下的村寨 (組圖)
日期:2016/12/15 22:24:23   編輯:古代建築從麗江古城往北,沿中濟海東側的大路程行約四公裡,便見兩邊山腳下一片密集的村落,這就是被稱為清泉之鄉的束河古鎮。
當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脫林時,曾走過此道,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十和”即束河的古稱。
進入束河村,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這裡有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的廣場,面積約250平方米,亦稱束河四方街。
趕集的日子裡異常熱鬧,納西族人民帶著自己的物品,在這裡進行交換買賣,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他們穿著民族服飾,悠閒地坐在小攤旁邊,與同來趕集的鄉人拉著家常,仿佛時間對他們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這裡曾是麗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廣場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板門面,暗紅色油漆。還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以及閒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樸自然本色。
站在廣場中心,細細觀察體會,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納西民族由游牧向農耕,再走向城市,從這裡可以找出一些痕跡。
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 ”,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湧泉,束河人奉為神泉,於是建有北泉寺。
寺內陳設與古城其它寺院沒有什麼區別,倒是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聖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裡面供奉的皮匠祖師。因為是束河人的驕傲,這裡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時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在這裡,遠近風光盡收眼底,田疇潤綠,炊煙袅袅,雞犬爭鳴,生機勃勃,一派田園牧歌,無限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