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 陝北地區的原始先民“住房”相當講究
日期:2016/12/15 15:07:06   編輯:古代建築 五千多年前,陝北地區原始先民居住竟然相當講究,居室設計極盡巧思,結構合理適用,而且能建造石牆抵御外來侵擾。6月12日,記者從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工作者在陝北橫山縣境內的寨山史前遺址發現,史前窯洞式居住遺跡和石砌城牆遺跡,其保存完整、組合復雜令人驚異。
據介紹,為配合國家“河套地區先秦兩漢時期的文化、農業和環境研究”課題研究,省考古研究院對陝北大理河流域進行了連續5年的考古調查,在拓家峁寨山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取得了重要收獲。調查發現寨山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是一座四面被沖溝、河流環繞的封閉式山體,東、南、西三面為100多米深的自然沖溝所環繞,北面為螞蟻溝。遺址地面隨處可見大量陶片,以及少量蛇紋鬲陶片。在遺址的多處剖面上暴露有大量房址和灰坑遺址,山體外圍發現多處防御性石牆遺跡。
該遺址出土陶器絕大多數為灰陶,飾紋以藍紋和繩紋為主,可辨器類主要有近平底的帶鈕尖底瓶、直臂缸、圜底缸、深腹罐、斜腹碗、折腹缽等,屬大理河流域廟底溝二期文化階段遺存,距今約五千多年。考古專家表示,拓家峁遺址的發現為研究陝北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考古學文化的特征、聚落結構、社會關系、人地關系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