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12日,天津、山東、安徽、湖北、廣州5省(市)文化產權交易所在武漢市召開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會議。5省(市)文交所目前已簽署協議,成立戰略合作聯盟。
5省(市)文交所成立戰略聯盟後,先期將共建數據庫和信息平台,實現信息異地自主同步發布。本著團結協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服務有償的原則,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彼此促進交易,共同開發文化新產品。建立聯系人制度、溝通交流機制,統一交易規則、強化信用監管,促進文化資源和要素在國內外市場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據介紹,該文交所聯盟正與國內其他文交所廣泛接觸,希望在未來3年時間裡,成為覆蓋國內大多數地區的文化產權交易大聯盟。
隨著五省文交所抱團尋求出路外,陷入投資者信任危機的泰山文交所、鄭州文交所和成都文交所也先後發布公告,回購藝術品資產權益份額,令投資者頗感意外。此外,不少文交所都開始涉足影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領域,探索可行產業模式。文交所仿佛迎來少有的利好局面。
據了解,湖北華中文化產權交易所、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安徽文化產權交易所、山東文化產權交易所和廣州文化產權交易所日前在武漢成立戰略聯盟後,先期將共建數據庫和信息平台,實現信息異地自主同步發布。
更為重要的是,聯盟後期將建立聯系人制度和溝通交流機制,統一交易規則,強化信用監管。該文交所聯盟希望在未來3年時間裡,吸引更多文交所加盟,成為全國性文化產權交易大聯盟。這也意味著,曾經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文交所開始抱團謀求發展,探索可行產業模式。
實際上,這一聯盟建立並非一時興起。早在去年11月,這5家文交所就在合肥共同簽署了《文化產權交易機構戰略聯盟合作協議》,因此,聯盟的成立可謂水到渠成。
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籌備組負責人彭中天表示看好聯盟的成立。在他看來,文交所走向聯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現在全國幾十家文交所已經明顯分為三類,出現"合縱連橫"之勢,三足鼎立。”彭中天解釋,一“足”是上海文交所和深圳文交所。這兩家文交所成立較早,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標桿文交所;另一“足”是由多家文交所聯合而成的聯盟體,例如,此次5家文交所組建的聯盟。未來也不排除有其他聯盟體的出現;還有一“足”屬於自生自滅,且處於單打獨斗的其他文交所,也是最為弱勢的一類。
“聯盟的出現是行業成熟的標志之一。”彭中天認為,現有的行業資源和人才不足以養活數量如此之多的文交所,因此文交所必須集中起來,擰成一股繩,才能辦大事。“我把這種聯盟模式稱為"聚合分享模式"。只有聯合,才有實力,才有未來。文交所要理解"大文化"概念,開拓全新的文化領域,例如影視、動漫版權等。”
中國文化產權交易網負責人韓順法表示,其實各文交所早就有聯盟的想法,只不過之前大家都想爭奪行業領頭羊,彼此之間競爭大於合作。但隨著文交所問題不斷湧現,市場狀況持續惡化,行業不得不尋求通過聯合的方式,共渡難關。
“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大家都想找到一個良好的產業模式,群策群力,找到一個突破口。”韓順法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