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裡隨意堆砌的建築垃圾被清除了,柴火竹棍擺放整齊了,空出來的地方種上了蔥蔥郁郁的小草。走在這道路上,一看這綠油油的一片就讓人舒坦……”王大伯高興地說著。
王大伯是土生土長的沈家橋人,大半輩子生活在這兒,雖然前幾年就已是行有車,住有房,休閒上村公園,唯一不足的是庭院內外環境與城裡相比總有距離。
11月6日,社區巾帼清潔志願隊又一次來到老王家,從衛生死角到陰溝都幫他清理個遍,屋前屋後還種上了青草。環境好了,人的心情怎麼會不好呢。
庭院是村民家庭生活的最主要場所,庭院環境的干淨整潔,不僅有利於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同時優美的生活環境能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質。2011年以來,沈家橋社區把庭院整治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的重要任務來抓,精心組織,加強領導,落實關鍵措施,著力打造人居新環境,建設優美新農村。
另外,社區結合婦代會成立的契機,著力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庭院整治宣傳,發放倡議書等宣傳資料共500余份,聘請居民婦女作為庭院整治義務監督員,專門在外來務工人員中開展庭院整治檢查和指導,讓他們逐漸樹立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通過庭院整治,給撤村建居社區帶來生活觀念和衛生習慣的大變革,也使新農村形象大大提升。家家戶戶的庭院整治還帶動村道、河道等村鎮公共衛生的集體整治,一家一戶“小環境”的整治促進了村容村貌“大環境”的改變。(本站編輯 唐佩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