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墓石渠石刻入選考古新發現
日期:2016/12/14 12:26:59   編輯:古建築保護老官山發現的經穴模型。
老官山西漢木椁墓出土的漆木耳杯
老官山西漢木椁墓發掘現場
昨日,國家文物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我省的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椁墓和甘孜州石渠吐蕃時代石刻均入選其中。這也是該項評選開始以來,四川首次入選兩項考古新發現。
“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為該活動舉辦的第24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四川共有3個考古項目入圍,兩個入選,史無前例。近年來,我省考古發現很多,算上2012年的金川劉家寨新時期時代遺址,2011年的宜賓石柱地遺址,今年已是我省連續3年有考古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四川不可移動的文物多達6萬多處,這也說明了四川作為文物資源大省得到了全國的公認。”該工作人員說,隨著近年來基本建設項目的增多,搶救性的考古發掘項目也越來越多,各行各業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也在增強。可以預計,今後四川還會發掘出更多引起全國關注的考古新發現。
新聞鏈接
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椁墓
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是地鐵3號線建設工地的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人員清理出了4座西漢時期的木椁墓,出土了2000年前的漆木器、陶器、銅器、鐵器等文物,最重要的發現當數920多支竹簡、50余件木牍、4件竹木制織機模型和人體經穴漆人像。
920支醫學竹簡中,部分醫書極有可能是失傳了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4件竹木制織機模型為蜀錦提花機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漢織機模型,填補了我國絲綢紡織技術的考古空白。而帶有“心”、“肺”等線刻小字的人體經絡髹漆人像的出土等一系列發掘成果都屬於國內首次考古發現。
甘孜州石渠吐蕃時代石刻
位於甘孜州石渠縣境內。在甘孜州石渠縣唐蕃古道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陸續在石渠縣以東雅砻江流域,發現了3處1000多年前的吐蕃時期石刻群遺存,這也是我國藏族地區規模最大、最為密集的吐蕃時期石刻群。通過這一發現可以確認,唐王朝和吐蕃王朝之間另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唐蕃古道”就在石渠境內,同時也為研究吐蕃時期佛教史、佛教藝術史、唐和吐蕃關系史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同步播報
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無緣“十大”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由國家文物局等單位主辦,項目從當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中進行遴選。本屆評審委員會由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以及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陝西考古研究院和中國文物報、光明日報等媒體代表等共21人組成。
4月8日,評委會對進入終評的25個項目進行為期兩天的評選,最終選出201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此次評選,我省共有3個項目進入25項終評。最終,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無緣“十大”。四川日報記者吳曉鈴
知道一下
我省11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開評,迄今已舉行24屆,四川共有11項入選:
1996年: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華蓥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1999年: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2000年: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
2001年:成都金沙商周遺址2004年:綿竹劍南春酒坊遺址2008年: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2011年:四川宜賓石柱地遺址2012年: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2013年:老官山西漢木椁墓、石渠吐蕃時代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