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北京景山

北京景山

日期:2016/12/14 12:34:4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景山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前街北側,是明清時期的皇家園林。

    景山,元代時此處是一小山丘,稱“青山”。據傳,明代修紫禁城時曾在這裡堆煤,故民間稱為“煤山”。明永樂年間,將挖紫禁城護城河(即筒子河)的土堆積在此,形成一座今天這樣的高大的土山,叫“萬壽山”,又叫“鎮山”(鎮北方敵人之意)。清代改名為“景山”,沿襲至今。 

     景山由五座山峰組成,高43米。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在山頂建五個亭:中峰的叫“萬春”亭,東側的名“周賞”,西側的叫“富覽”,外兩側的兩個亭子東為“觀妙”、西為“輯芳”。位於中間的主亭萬春亭,是景山的標志性建築。五個亭子的琉璃瓦頂在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四周有古松翠柏環抱,豁然壯觀。

    山前有绮望樓,是皇帝供奉孔子的地方。山後有壽皇殿、觀德殿和永思殿。壽皇殿建於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仿照圓明園安佑宮建成,是供奉清帝列祖列宗影像的地方。壽皇殿東面的觀德殿和永思殿分別是明宮廷習箭及歷代帝後停靈的地方。

    景山建築從總體布局到每座建築都可以算得上是古代建築中的佳作,構成了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歷史風貌的獨特景觀,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