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敦煌石窟數字化成果加速“走出敦煌”

敦煌石窟數字化成果加速“走出敦煌”

日期:2016/12/14 11:50:5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過去的2015年,備受外界關注的敦煌石窟數字化進程持續加速推進。一大批敦煌石窟藝術精品利用高科技手段成系列、成規模“走出敦煌”,通過“數字展”、“網絡體驗”、“手機APP”等途徑在海內外多個城市“動起來”。     記者1月1日從敦煌研究院獲悉,目前該院已完成洞窟攝影采集119個、圖像處理57個、彩塑三維重建17身、虛擬漫游101個,以及4.1萬余張底片數字化和113個洞窟三維激光掃描等。這些豐碩成果相繼在美術臨摹、考古報告、保護修復、展陳等方面得到應用。     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來,敦煌石窟數字化成果加速“走出敦煌”的步伐,包括“數字敦煌”在內的敦煌藝術展相繼在香港、杭州、上海、蘭州等多個城市大規模展出。不僅如此,2016年5月至9月,一批敦煌藝術精品還將首次在美國集中展出。     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文化發現”的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但由於自然因素、人類活動等多種原因,敦煌石窟集珍貴性、脆弱性於一身。針對它不可逆轉的消亡危機,敦煌研究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利用數字技術為其“延年益壽”。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表示,隨著風蝕、沙化、二氧化碳和濕氣等對莫高窟的腐蝕,窟內的一些佛像、壁畫都會漸漸“老去”,直至“消亡”。而“數字敦煌”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     王旭東認為,“數字敦煌”工程一方面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預防性保護敦煌石窟,另一方面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它,然後再利用其知識背景去研究和傳承。即使將來遭到地震等不可控的因素可能導致洞窟內的壁畫彩塑被毀,但數字化的東西會永遠存在下去。 (來源:中新社蘭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