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留戀老工業區 宜賓市民呼吁建博物館

留戀老工業區 宜賓市民呼吁建博物館

日期:2016/12/14 11:17:5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宜賓下江北工業區棚戶區改造老舊建築

  

  許多市民見證了宜賓老工業基地曾經的輝煌,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工業區逐漸衰弱,位於濱江沿線的宜賓紙廠、天原化工廠,宜賓發電廠、799、899等老工業基地棚戶區改造工程逐漸提上了日程。

 

  有市民呼吁:企業搬遷,勿忘文化留存與精神傳承。建議在下江北老工業區建設“工業博物館”或者紀念館。該建議獲宜賓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進稱贊。

 

  不捨

 

  老工業基地記錄著成長

 

  隨著改造工作的推進,有些市民高興,有的市民愁。15日上午10時許,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驅車前往天原股份有限公司外走訪,市民陳婉熠女士稱,父母在天原這邊工作,自己從小就生活在天原,大學畢業了參加工作,還是住在這裡。下江北的一切變化都看在眼裡。回想兒時放學後,經常和小伙伴們去工廠裡面玩耍,去看那些機床和機器,感覺很親切。現在要搬出去,感覺非常捨不得,“這裡記錄著我的成長。”

 

  宜賓市白沙灣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臨港區的棚戶區主要集中在宜賓發電廠、天原股份有限公司、紅星電子公司、長江包裝廠、金川電子有限公司五大廠區及周邊區域范圍,涉及宜賓下江北老工業基地,人口密集,棚戶區改造面積約70多萬平方米,涉及約1萬戶群眾。臨港區管委會計劃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對全區棚戶區的改造。

 

  建議

 

  老工業區建相應博物館

 

  熱心市民提出建議,位於濱江沿線的宜賓紙廠、天原化工廠,宜賓發電廠、799、899,在中國解放前民族工業、解放後三線建設歷史上都具有鮮明時代意義和代表性。原址規劃時,希望適當考慮保留經典老工業遺存建築,統一規劃設計,或綜合或獨立建立相應的博物館或者紀念館以及文化廣場,設立中國紙廠“中國新聞紙的開路人金瀚”塑像,天原化工廠“中國氯鹼工業創始人吳蘊初”塑像等。這或將成為“環長江旅游景觀大道”重要的人文景觀。

 

  該建議獲得宜賓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進關注,並且批示所提建議很好。宜賓市文廣局表示,工業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發展的見證,也是城市文化和精神所在。非常贊同“勿忘文化留存與精神傳承”的建議,在城市發展和宜賓紙業、天原化工廠等老工業企業搬遷過程中注重代表性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展示。

 

  回應

 

  規劃中將考慮情感因素

 

  宜賓市文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宜賓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宜賓主城區特色文化品位展示規劃》中對工業遺產保護、展示與傳承都進行規劃。在老工業企業舊址建立工業區紀念雕塑、舊址紀念碑,用老企業廢棄的機床、大齒輪、大螺帽、螺釘、彎曲的管道、鍋爐、鋼板的下腳料等,創作出巨大的藝術雕塑,體現出建築材料的情感融入。

 

  該負責人稱:“關於設立‘中國新聞紙的開路人金瀚塑像’、‘中國氯鹼工業創始人吳蘊初塑像’的建議,需要會同規劃、建設、經信委等相關部門研究後才能決定。”

 

  宜賓市城鄉規劃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產和宜賓老工業企業研究,創新工業遺產保護模式與展示方式,真正將抗戰內遷、民族工業及三線建設的工業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延續宜賓城市文化,在規劃時考慮市民的情感,結合實際環境進行科學規劃。

     (來源:華西都市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