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齊放傳承古鎮文明
日期:2016/12/14 10:17: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一、加大資金投入,構築文化舞台。
文化事業離不開經濟的支撐,我們把文化事業列入鎮“十二五”規劃,調高了文化投入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占比。從打造“景觀李莊”、“文化李莊”、“名勝李莊”、“田園李莊”入手,今年我們計劃在文化建設領域的投入不低於1000萬元,重點要完成四大文化工程:一是文化廣場建設。先期完成鎮駐地、青山、福泉三大文化廣場建設,年內啟動十大新農村社區文化廣場配套建設;二是完成探花林公園、慈雲古寺、青山庵三大歷史古跡保護性修復;三是建設孔憲铎事跡青少年勵志教育基地、朱振民事跡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馬景寶烈士事跡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三大人文景點;四是建設李冉畫苑、雕塑藝術中心、民族樂器演奏大廳三處藝術活動場館。通過文化搭台、景點唱戲,把文化資源有效地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李莊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把李莊建設成臨沂市新農村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培養文藝人才,振興多元文化。
李莊鎮是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商埠古鎮,文化積存深厚,探花林、青山庵、慈雲寺、神泉、漢墓群、古樹園等人文景點眾多,金雞嶺上,金雞鑽石、常林鑽石海內聞名;杞柳之鄉,田園文化風景怡人。李莊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豬蹄、麻花、鍋餅、燒雞”四大美食遠近聞名,李莊鎮的旱船、獅舞、柳琴、快書、書畫工藝、杞柳工藝、鳥籠工藝、花卉園藝等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民間文藝能人輩出,清“野王”周京書法自成一體,現代教育人士孔憲铎文學作品海外流傳,農民畫家李冉的山水工筆畫堪稱“一絕”,青年畫師馬赫“3D”立體畫匠心獨具,民間人士李文全獨創的柳草藝術別具一格……。堅持“百花齊放”、鼓勵“百家爭鳴”,繁榮和振興我鎮農村文化事業將從人才培養入手,下一步我們計劃重點健全完善基層文化組織,建立一支熱愛文藝、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文化干部隊伍,培養和造就一批引領時尚、傳承歷史、風格迥異、各有絕活的文化新人。年內將加大鎮文化站室建設,盡快組建出一批能演會唱、善編會導的村級文藝宣傳隊。同時,組織文化工作人員收集編篡《李莊鎮地方文化集萃》一書,通過挖掘富有時代內涵的“李莊文化”,培養和形成“健康向上、激情昂揚、自信自強、奮發有為”的李莊新風。
三、積極開展活動,搞活文化產業。文化是地方發展的“活力源泉”,繁榮地方文化不單是建幾處場館、買幾套圖書 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當前受經濟壓力影響,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許多人只能通過網絡自娛自樂,與周邊人和社會交流越來越少,特別青少年很容易封閉和沉迷於虛擬世界,忽略現實生活,因此,籌辦群眾性大型文化活動,吸引群眾共同參與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我鎮將把2012年作為“基層文化建設年”,利用五一、國慶、春節等重要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通過舉辦廣場歌舞大賽、戲曲演出、書畫展覽、民族樂器演奏會及籃球、乒乓球友誼賽等活動,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
“沒有先進的企業文化,就沒有企業頑強的生命力!”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我鎮按照縣“三三四”戰略部署,全力打造百億家電產業園區文化品牌,提出了“爭創魯南最佳投資服務地區,打造禮儀誠信之鄉”的戰略構想,圍繞培養和樹立李莊特色的現代企業文化,我鎮計劃利用“李莊在外企業人士聯誼會”、“商業聯合會”換屆、公益捐助倡議等活動形式,著手制定《企業共同宣言》,塑造現代企業的文化形象,將“誠信、質量、關愛、責任、共榮”寫進企業發展的文化追求,著力培育一批誠實守信、管理規范、優質高效、熱心公益、富有愛心的企業。通過建立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協調統一的和諧機制,整體推動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