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城磚填補歷史空白

北京城磚填補歷史空白

日期:2016/12/15 1:20: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4月9日,本報曾經以《六旬老人欲獻“康熙龍床”》為題,報道徐劍明願向德州市博物館捐贈三件藏品的事情。之後約一周的時間裡,不斷有熱心市民致電本報希望一睹“三寶”真容,本報記者也積極聯系相關專家,以對這些古董驗明正身。

  4月16日,經相關專家鑒定,徐劍明收藏的城磚均為官窯燒制,其中一塊明代文字磚是為修建北京城特制的城磚

  德州城磚研究價值不高

  “這些磚的字跡比較清晰,為便於保存,我將磚放到了我家。”與存放在藏品倉庫中的另外“兩寶”不同,徐劍明對這些有年頭的城磚可謂貼身保護。

  4月16日下午,記者與專家一同來到聯合醫院附近的徐劍明家,對字跡更為清晰的八塊城磚的年代進行鑒定。

  對這些城磚驗明正身的是張明福,他是德州市檔案局(館)調研員、研究館員,被德州學院聘為德州地域文化研究會研究員,被德州收藏家協會聘為地域史料鑒定專家,對古城文字磚有較深研究。

  記者與徐劍明一起將磚搬到小區空地上,張明福立即著手進行鑒定。因年代久遠,城磚上的字跡多為塵土覆蓋,用細布擦拭後,城磚上的字跡逐漸顯現。

  “這是德州城磚沒錯。”徐劍明收藏的八塊文字磚中,七塊較小,尺寸平均。通過擦拭,磚側隱約可見“德州城磚”字樣。據張明福說,這些都是德州城牆磚,在城區比較常見,德州許多市民家中都有收藏,有的甚至成色十分完美。相對來說,德州城磚的歷史研究價值不高。

  張明福說,德州城牆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後歷經多代戰火,現存城磚年代並不十分久遠。上世紀60年代,如今的明月湖風景區西側曾經建一石橋,根基多為德州城牆磚所砌。現在該石橋仍存於景區內。

  北京城磚填補歷史空白

  真正引起張明福注意的是另一“塊頭”較大的文字磚。該磚尺寸較大,據張明福目測,可能是北京城磚。經測量,該磚長50cm,寬34cm,厚11.5cm。據張明福說,該磚比一般尺寸的北京城磚還要大一碼。通過沾水擦拭後,隱約可見磚側的“弘治十年”字樣。這四個字讓張明福激動起來。

  “這塊磚可能填補了歷史的空白。”張明福說,明代修建北京城時,德州是城磚的主要供應地之一。據《明史》所載,“建故宮,由德州窯制磚”。此外,人們在天壇的建築物中也發現了德州官窯燒制的城磚

  據張明福考究,德州燒制的城磚在成化年間與正德年間的居多,可查的城磚多燒制於公元1481年前後與1512年。弘治是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使用年代為公元1488年至1505年,前後共十八年。弘治的年號在成化與正德之間,這一城磚的發現恰好讓德州官窯的歷史完整起來。

  聽聞自己的收藏有歷史研究價值,徐劍明很高興。“這塊城磚是我父親收藏的,來歷已無法追究。”徐劍明說,城磚放到家中難免隨歲月銷蝕,但捐到博物館卻能讓德州人看到德州過去的輝煌。另外,他也希望有專家能對他的另外兩件藏品進行鑒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