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風水講解蘇州園林
日期:2016/12/14 18:00:33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蘇州園林主要為宅園,傳統文化十分注重宅園“風水”,蘇州園林在選址和布局上自然要尋找“風水佳穴”。
中國風水是地景崇拜的體現,講求人和宇宙的協調,用得較多的就是陰陽八卦和五行、四象之說,反映了中華古人對地質地理、生態、景觀、建築等的綜合觀念,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地理觀,被西方科學家稱為“東方文化生態”。
“藏風聚氣”、“山環水抱”和“龍真穴的”被稱為“風水三要素”。例如,園林選址,風水術以四靈之地為理想的環境,它的構成模式完全套用五行四靈方位圖式,只是將四靈具體化為山(玄武)、河(青龍)、路(白虎)、池(朱雀)等環境要素。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用的是相對方位,並非東西南北的絕對方位。蘇州園林選址也以四神獸模式為最佳,如《陽宅十書》所言:“凡住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污池謂之朱雀,後有丘陵謂之玄武,謂最貴地。”蘇州耦園,東(左)為流水,南(前)有河道,北(後)有藏書樓,樓後又為水,西(右)有大路,自然為大吉之地。
“八卦”是平面上八個方位之象,為四方位細分的派生物,因此,住宅大門是房子的嘴,主吸納靈氣,所以,園林住宅大門的朝向最為重要,一般坐北朝南,以八卦中的離(南)、巽(東南)、震(東)為三吉方,其中以東南為最佳,在風水中稱青龍門。門邊置屏牆,避免氣沖,屏牆呈不封閉狀,以保持“氣暢”。私家園林住宅的大門一般偏於東南,處於屬“木”的“巽”位,“巽”為“風”卦,水木相生,“風”為入,寓意財源滾滾而入,且向陽、通風。據說,民間認為東南風可以感受到平和恬淡、安詳淳樸的自然情調,所以風水最好。正南“離”卦,屬午火,陽氣最旺,唯“帝王”和“神”消受得起,一般人不避反傷,所以私家園林大門鮮有朝正南開者。
拙政園住宅部分位於山水園的南部,分成東西兩部分,呈前宅後園的格局。住宅坐北面南,縱深四進,有平行的兩路軸線,主軸線由隔河的影壁、船埠、大門、二門、轎廳、大廳和正房組成,側路軸線安排了鴛鴦花籃廳、花廳、四面廳、樓廳、小庭園等,兩路軸線之間以狹長的“避弄”隔開並連通。住宅大門偏東南,也避開了正南的子午線。避開正南開門的現象多見於明代和清代前期的建築,到清代中、後期就不大講究了,如耦園大門朝正南而開。
風水學認為,“凡宅居滋潤光澤陽氣者吉,干燥無潤澤者凶”。住宅固然要求干燥,但周圍如果沒有溪水環繞,就斷絕了生機。
風水中符合醫學科學的內容也很多。例如,住宅建築前屋低、後屋高的吉,符合人們對於光照的需要,陽光紫外線可以殺菌。大門前不可種大樹、獨樹和空心樹、瘦結如瘤之樹、籐蘿糾纏之樹等,以免阻擋陽光,阻撓陽氣生機進入屋內,屋內陰氣不易驅出。蘇州春在樓建築在一條中軸線上,有門樓、前樓、中樓、樓脊,中樓高於前樓,前樓又高於門樓,呈“步步高、級級高”走向,既符合人的趨吉心理,又符合醫學科學。風水術對小環境的樹種選擇也甚為講究,如《相宅經纂》主張宅周植樹,“東種桃柳(益馬)、西種栀榆、南種梅棗(益牛)、北種柰杏”;又“中門有槐,富貴三世,宅後有榆,百鬼不近”,“宅東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為淫邪”,“門庭前喜種雙棗,四畔有竹木青翠則進財”;還有“青松郁郁竹漪漪,色光容容好住基”之說,提倡種松竹。上述貌似迷信荒誕的吉凶說,卻頗符合科學,它既科學地根據不同樹種的生長習性規定栽種方向,有利於環境的改善,又滿足了改善宅旁小氣候觀賞的要求。“桃李羅堂前,榆柳陰後檐”,俗語稱:“樹木彎彎,清閒享福。桃株向門,蔭庇後昆;高樹般齊,早步雲梯;竹木回環,家足衣綠;門前有槐,榮貴豐財。”蘇州園林對植物樹種的選擇就很講究,如網師園和獅子林都門庭前植槐,以符“槐門”之稱,大廳的前後種上金桂玉蘭,以合金玉滿堂。蘇州滄浪亭,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市。雜花修竹之間有小路,三面環水,旁無居民,左右都有林木相遮蔽,前竹後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於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錢大昕《網師園記》曰:網師園“負郭臨流,樹木叢蔚,頗有半村半郭之趣。居雖近廛,而有雲水相忘之樂”。園林中以松柏為主景的也很多,網師園的“看松讀畫軒”、拙政園的“聽松風處”、怡園的“松籁閣”都以松為主景。
推薦閱讀:
景明寺和永寧寺
潘世恩故居
蘇州首建水鄉服飾博物館
南澳Ⅰ號水下考古結束 武警護航文物赴廣州保養
推薦閱讀:
景明寺和永寧寺
潘世恩故居
蘇州首建水鄉服飾博物館
南澳Ⅰ號水下考古結束 武警護航文物赴廣州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