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與風水 >> 家具與風水:明清家具之陰陽說

家具與風水:明清家具之陰陽說

日期:2016/12/14 10:49:01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1995年“清水山房”專場拍品“明 黃花梨木百寶嵌紋羅漢床”,現藏於觀復博物館。

(人民藝術網)我們弘揚明清家具文化就是要讓人民大眾都懂得這些基本的道理。居安而思危,無往而不行;以不變應萬變,以蟄靜制莽動;借四兩之力可脫萬鈞之災;凡事有思想,凡事有可為。

明清家具的發展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符合陰陽之道,以陰陽調和,正所謂獨陽不生,孤陰不長。

王升,1971年生。中國互動百科明清家具網專家,中國歷朝歷代佛珠研究者。長期從事明清家具研究和傳統佛珠設計,作品曾獲中國首屆華藝杯明清家具金獎。

明清家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今天明清家具的發展也是盛世文化的開始。《周易折中》借徐在漢的話說:“一陰一陽,無時而不生生,是之為《易》。”這和我們傳統思想的陰陽交迭、生生不息完全一致。其實天下之道就是簡、易和不易,不易只是陰陽中相對平衡而恆久。我們弘揚明清家具文化就是要讓人民大眾都懂得這些基本的道理。居安而思危,無往而不行;以不變應萬變,以蟄靜制莽動;借四兩之力可脫萬鈞之災;凡事有思想,凡事有可為。人類居住環境從最野蠻、最原始、最危險的自然生存環境,進化到有思想、有文化、有禮儀的家居文明,可謂生生不息。

明清家具不可陰陽錯位

黃花梨簇雲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


明清家具的文化核心就是有思想地活著,可簡可易可不易,唯不可陰陽失衡乾坤錯位。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易經》也不是什麼神秘之道,如同我們創造了明清家具,就要賦予其文化,讓其合理化發展,不能迅速盲目地發展,也不能繁續過分地發展,那樣只能陰陽失衡而滅亡。

歷史的故事總是在不斷地演繹,文明的發展也一樣。《易經》如同中國文明的數據庫,用大量的統計資料展示萬物發展的規律。明清家具曾經是輝煌無比,但時間讓我們只能回看過去。我們傳承的是歷史的經典,我們的目的是發展其精髓而使其成為我們當代的文明。明清家具代表了最具中國傳統風格的古典家具,這種家具的核心是嚴謹的制作工藝配備良好的傳統文化為內涵。由於是傳統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不過20多年裡,明清家具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可以說是一路高歌。但由於相關文化發展的缺失,明清古典家具的發展已經失去陰陽平衡,走向自毀之路。

在北京的一次紅木展會上,筆者親眼目睹王秀林老師傅和原林科院楊家駒先生直言不諱,大罵大型古典家具企業道德缺失,以簡單的榫卯和強膠代替傳統工藝走紅木家具工業化之路。還好,大部分明清家具愛好者都將古典家具視為藝術品,那些遺留下來的明清老家具也作為藝術品高高挺立於各大拍賣會場展台,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明清家具之藝術價值。今天筆者在這裡也呼吁:“缺失了藝術價值的紅木家具不屬於明清家具,明清家具藝術價值來自於嚴謹的榫卯和工藝流程,不可能工業化發展。”筆者所在的濰坊有一項傳統文化是楊家埠木版年畫,前幾年受楊洛書老先生之邀,參與了打擊“網印木版年畫”的活動,好多人因為在這次活動中被查出用現代技術造假年畫而锒铛入獄。偷工省料和造假都是陰陽失衡的表現,道德和法是文明的根基。現代的明清家具行業也失衡的可怕! 清 十七世紀 黃花梨扇形南官帽椅

如何追求陰陽平衡之道

《易經·系辭》中有句話叫“乾知太始,坤作成物”,孔子解釋天地為宇宙之本,《乾》、《坤》二卦則是反映天地性能的周易體系核心。從獨木到攢接,從簡單的榫卯到明清家具,這“乾坤”巨變之“易”既是歷史的發展也是文明的進步。《乾》為易知,《坤》為簡能,如果我們以乾為本創造萬物,以坤為本成就萬物,那《易經》萬物之本就是實用簡約發展。明清家具的發展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符合陰陽之道,以陰陽調和,正所謂獨陽不生,孤陰不長。從科學的角度說人可以主宰萬物,尤其思想的影響更是廣泛,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明清家具的文明正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何更好地布局明清家具,形成一個良好環境,是人類更好地生存並追求更高文明的先決條件。

明清家具實用中的陰陽平衡首先是如何陳設。現代樓盤高大宏偉又結實,在這樣的環境裡乾坤蹉跎之感差一些,在方位上也沒有那麼多風水講究,這是因為物質發展推動了文明,所以明清家具陳設過程的陰陽調和更看重合理的布局。

大部分明清家具為硬木制作,對人的影響就是行走方便和減少碰撞之災,所以明清家具實用中布局要寬松。不管客廳、臥室還是書房布局都要以靠牆陳設為主,門窗及通道附近不宜擺放。明清家具的床類家具,床頭最好能頂山牆,坐臥之間最好可觀門窗。臥室衣櫃前後要深,高器臨頂所以必須穩健。臥室空間相對較小,椅具要小便於起坐轉身。臥室主陰,陽貴在氣息流動,因此通透的家具主體設計是非常必要的,大面靠牆的家具必須留出五公分以上的空隙。

 

書房是寧靜致遠之地,陰陽調和各一半,如花陰小溪畔,有小欄微風催人醒。書房設床最好是三屏風羅漢床,臨窗只設花幾,臨門只設香桌。“藏書五尺間,坐讀有官儀,雙手伏案起,下踏一腳深。”書櫃高度和人的高度要一致;讀書要坐官帽椅,禮儀和品德不是天生而來,是規矩形成;書桌的高度與手掌略低,可以讓你用力支撐起身;腳踏高如腳踝,起身落踏間要提起精神。  清 紫檀滿雕雲紋須彌座

客廳主陽也是最講究的地方,現代樓廳不似過去廳堂,起坐間循規蹈矩也不可輕視。經典的中堂設計是傳統的待客陳設,對樓房來說已經不再合適,但仍可借鑒。客廳人多,因此行走空間要大於家具陳設之地域,主人之位不可背客而坐。主人之位要靠山對門,靠山可設屏風及供台,以壯主人之威。主人左右手設側座,左賓右客,根據距離的遠近看與主位的關系。現代家居中若遇到長輩來訪,主人應該主動讓坐或同坐,也可屈居左賓座或更次之座。中國傳統上的飯廳多與客堂分置,有堂上講話、廳下不語之說,所以傳統上吃飯不語是一種禮儀。現代樓盤客廳一般與餐廳相連,從禮儀的角度講應該分隔,隔斷常常設置為大型的屏風。明清家具中還有很多是變異的家具,主人往往賦予其特有的功能,如王世襄先生很喜歡的變體圓角櫃,功能多而實用,還有暗格悶堂,大部分都是可以獨立陰陽平衡的好器物,這種器物的布置更隨意些。有些特殊的位置可以設置特別的家具,筆者家的廁所門口就設計了一個棗木原木花幾,上面放一盆綠蘿,既原始又避邪氣,頗為雅致。

《易經》之“易”由“日、月”二字象形合成,上日下月,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這也是乾坤之間萬物陰陽交迭的規律。陰陽交迭如此,動靜平衡如此,明清家具有簡約有奢華,其簡約和奢華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人要掌控遵循這樣的規律。白居易詩雲:“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明清家具之乾坤是歷史傳承給我們的偉大財富,讓我們更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世界觀。喜歡明清家具的朋友都知道其為長物,並非所必需,但其追求又無止境。嗚呼!動與靜之間自有陰陽調和,有幾人隱身於自己創造並運作的太極中感悟人生?哀哉!明清家具大有乾坤,其陰陽間有折衷之路,其利者有幾人可視?而能巧妙地平衡了所有矛盾,並超越二者之上,世間更無幾人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