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裝修與中國人的居家情懷
日期:2016/12/14 22:35:00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住宅即生活。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生活;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住宅。因此,設計住宅、設計家具與家居環境,也就是設計生活。
“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
這是孟子兩千多年前講過的話,其大意是:居住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奉養可以改變人的體質。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意識到:居住環境對於人的生活乃至生命進程是多麼重要。
每一個民族都有關於住宅的歷史,又由歷史沿襲形成了目前的居住現狀,並在其中滲透了濃厚的家居文化。中國傳統的家居文化有自己的講究,比如:與用材密不可分的磚木互補結構,以榫卯為核心的大木梁架結構,以四合院為代表的多進式封閉庭院,以正房、廂房、正廳、耳房等配搭的屋捨組合等。但是到了今天,大部分現代人都已告別了這類傳統的住宅。西式高樓大廈代替了傳統院落,獨棟別墅和中式四合院只屬於少數家庭。
人們要通過居住環境來尋找民族精神家園、尋找中國人的根,大都只能通過兩種方式:一是走進以還原古典家居環境為特色的各式休閒會所,滿足一時的物質與精神消費;二是在自己的現代居室內進行中式裝修,通過古典家具和家居環境的陳設搭配,實現民族情感的回歸與自足。
中式裝修與古典家具、家居之間的關系
最近十多年,大小會所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它們的消費內容各式各樣,但不約而同都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包括飲食文化、茶道香道、琴棋書畫、保健洗浴等,打的都是文化牌,而其中的環境必然都離不開中式裝修。
做家具的不要光埋頭盯著手裡的家具,還應該時不時抬起頭來看看建築,留意一下傳統的建築和裝修文化。看了古建築,可以更加明白家具一板一枨、線條紋飾的出處,懂得家具發展的歷史源流,知道它們和古建築在同一條文化脈絡裡。這樣,你做出的家具才會在大的方向上不出錯。而了解家具的結構原理、工藝特點、紋飾風格等來龍去脈後,你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創新尺度,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融會貫通東西方建築和裝修文化的精華,做出更好的東西。
出於節約用地、建築高樓大廈的需要,中國城市的現代建築越來越多地使用了西方建築手法。怎樣把中式風格加進來呢?要把握一個原則:家具和裝修都要適應大空間需要,像故宮的各個大殿,裡面家具和殿內空間以及隔扇門窗裝修都是一致的、相互和諧的。
現代住宅裝修要傳承古典文化,又要因時而變
建築與家具之間有一種內在的對話,外行人容易破壞這種對話,只有內行才能做出和諧的裝修環境。如明代家具,造型簡樸,注重實用,簡單的雕飾恰到好處,起到點睛作用,不做更多的裝飾,這與同一時代的建築風格相一致。到了清代,家具注重雕镂彩繪,裝飾越來越繁復,除了當時王公貴族對家具的貴族化要求外,與清代的建築發展也有關系,因為清代建築就講究雕梁畫棟,裝飾手法很鋪張。懂得這一點,在造型上才能不串代,不鬧出“關公戰秦瓊”的笑話。
另一方面,裝修中也要體現對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尊重。風水並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門豐富而又深奧的學問,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水又稱堪輿術,堪指觀察天,輿指勘察地。風是我們生存的空間和呼吸的空氣,水是我們吃的水以及水文、水質,但歸結為“風水”兩字後,又遠非可以看到的實物這麼簡單。它講究的是天地人的合一、人和居住環境的和諧相處等。不了解這門學問,中式裝修就做不到位……
目前很多人喜歡古典,但對於現代人,純中式的東西接受起來有困難,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因為住宅風格的改變,在中式裝修中也需要引入現代元素、歐美的元素,純古典的元素拿到現代建築中有些地方也需要改進。比如傳統四合院的布局,正廳、耳房、兩側廂房等跟現代居室不一樣,裝修時要做出適合今天環境的東西,不能一味仿古,光仿是沒有出路的。如電腦桌、電視櫃、沙發以及臥室、餐廳、玄關裡的一些家具,都要進行一定的改良。總之,你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用中式元素承載的傳統文化,去理解和觀照現代家居,才能營造出適應現代人實用和審美需求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