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與風水 >> 廣州名勝風水寶地(三)

廣州名勝風水寶地(三)

日期:2016/12/14 17:58:21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孫中山大元帥府

    孫中山大元帥府:偏居一隅,怎可號令八方?

    自小對堪輿學耳濡目染的孫中山先生,在三次南下護法時,竟有兩次將辦公地點選在地方偏僻、遠離中軸線的珠江南岸的廣東土敏廠中,這是中西文化的取捨問題,還是別有用心呢?黃韻菱大師帶著這個疑問,親身考察了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

孫中山大元帥府

    大帥府的主要由兩棟建築組成,每棟均有前後兩扇門與正門相通。驟眼一看,完全與“前通後通,人財兩空”風水大忌對號入座。但再仔細觀察,其實每扇門均略略錯開,並不是完全地落在同一條平衡線上,但說到“藏風避氣”總有所欠缺。大帥府確實可稱得上是宜人宜居之地,但作為要背負“建都立國”重任的軍政要地,後無“玄武”靠山,左右又無“青龍”“白虎”作護衛,從風水角度看,完全失去了地域優勢。另外,歷朝建都以“擇中”為原則,因為在周易八卦理念中,中央之地代表著“號令八方”與“正大光明”,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威。而廣州並不在中國的中心地域,大帥府亦沒建在廣州的市中心,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如此坎坷,恐怕也和大帥府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

孫中山大元帥府

    那麼,為什麼孫中山先生會把元帥府設在如此偏僻之地呢?這可能是出於安全上的考慮。當時的中國危機四伏,而元帥府十米之外就是碼頭,一有情況發生就可以立即撤離,在安全上還是有保障的。

三元宮

    三元宮:離卦之地安靜祥和

    三元宮現存建築均為清代後重修,是嶺南地區現存歷史較長、規模較大的道教建築。由於道教與堪輿學本有淵緣,所以三元宮在選址布局上都十分遵循風水之理。

三元宮

    首先,以廣州城龍脈起伏方向而論,位於越秀山南麓的三元宮正好落在周易“後天八卦”方位分布的離卦當中,離為陰卦,代表著安靜祥和,踏足此地可讓朝拜者情緒穩定,心平氣和地去漸悟道法的博大精深。

三元宮

    其次,三元宮依山而建,漸次升高的建築特點除了顯得壯觀外,亦十分有利於積累人氣。正所謂老生常談的“山管人丁水管財”,有山可依自然可令道觀客似雲來,香火百年不衰了。

推薦閱讀:

廣州名勝風水寶地(二)

廣州名勝風水寶地(一)

子女臥室的風水大忌

貴州鎮遠古城風水

孫中山紀念堂

    孫中山紀念堂:“帽形山”貴比天尊

    曾被毛澤東譽為“中國人自己設計典范”的中山紀念堂在廣州老城區中軸線上不避風雨地屹立了將近77個年頭,其建築風格不但莊嚴肅穆,也顯得精妙絕倫。

孫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就像一個碩大的三角形,光輝的八角攢尖寶頂有如峰巅,八角亭及重檐歇山、東西歇山次第連接,勾勒出了流暢的“山體”曲線。這座“山”除了與中山先生名字中的“山”相吻合外,又與背靠的越秀山相映襯,自有一番“高山仰止”的意境。而在堪輿學上“山”又被分門別類,像越秀山一般草木茂盛的山稱為“明山”,正如古書所雲“明山秀水旺財丁”,紀念堂得如此“靠山”自然不失風水之道。而主建築八角攢尖寶頂遠望猶如一頂帽子,相傳“帽形山”有貴比天尊的氣勢,和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地位十分相符。

孫中山紀念堂

    沿著孫中山銅像往正門走,分別要登上兩段台階。細數一下就會發現,這兩段台階的級數分別是九級和五級。古人依周易理念將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常常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之尊”。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了中山紀念堂的貴氣。

荔灣廣場

    荔灣廣場:北塔明堂見水,旺財之局

    荔灣廣場及康王路一帶的整體布局一直備受爭議,甚至有一些聳人聽聞的傳說,但荔灣廣場北塔的水晶批發市場和康王路的玉器街卻是生意火爆,商家雲集。

荔灣廣場

    除了交通便利、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緊鄰上下九旺地等優勢外,對於北塔的水晶批發市場來說,位於入口處的荔灣廣場有“明堂見水”的地理優勢(注:明堂為堪輿學專有名詞,泛指建築物前方)。因為廣場以建築作為參照物的話,是低窪之地,被稱為“虛水”。根據“水為財”的堪輿理念,門前廣場開闊是“旺財”的重要標志之一,難怪北塔的生意如此火爆。

荔灣廣場

    水晶為“能量”之物,有調整和提升氣場的效用。北塔水晶店中的大量水晶所形成的氣場,又為後方玉器街一帶的興旺發展帶來十分有利的影響,令旺氣可以一脈相承。可惜近幾年才開通的康王路隧道如同挖地刨根一樣,將這一帶的“龍脈”折斷,上下九步行街首當其沖地到影響,隧道兩旁店鋪的人氣亦難免有所減退。

推薦閱讀:

廣州名勝風水寶地(二)

廣州名勝風水寶地(一)

子女臥室的風水大忌

貴州鎮遠古城風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