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長沙窯
日期:2016/12/14 18:06:22   編輯:仿古陶瓷 歷史文獻從未著錄,卻在近年考古發掘出許多實物,證明了再湖南省長沙市銅官鎮湘江沿岸一帶,有影響范圍很大的唐代長沙窯,該窯燒制的瓷器不但遠銷全國各地,還大量出口世界各地成為當時重要的外銷瓷。
唐代長沙窯瓷器,早期胎色為褐紅色,胎質較粗糙,釉色有灰黃色及灰青色,釉色黃中帶青,有些瓷器釉與胎成分元素相差較大,燒制後結合不好,常常會有剝釉現象。後期長沙窯瓷器胎色為灰青色,胎質較細,釉色有黃色和青色,有的通體施乳白釉,白中閃青,有的通體施藍釉或綠釉,還有極少數施紅釉。此類瓷器因胎和釉成分元素配比合理,所以結合嚴密。
唐代長沙窯瓷器創燒了釉下彩與釉中彩瓷器。在瓷胎上用鐵、銅作呈色劑,用毛筆將紋飾圖案描繪與素胎上,然後用一層釉覆蓋。有的直接描繪於未燒紙的釉上,再入窯長時間高溫燒制,使美麗的色彩從釉裡呈現出來。釉下彩繪內容豐富,既有人物、動物、花鳥、山水、象形圖案,更有詩詞文字書法等。藝術造詣達到空前的高度。唐代流傳至今紙絹書畫真跡寥若星辰,而唐代長沙窯瓷器上卻有許多繪畫書法填補了唐代美術史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