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氣天真活潑生動的廟底溝彩陶(圖)
日期:2016/12/14 18:04:59   編輯:仿古陶瓷
廟底溝類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類似半坡的葫蘆形瓶。
廟底溝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點、線、面搭配得當,空間疏朗明快。曲面之間,穿插活潑的點和線,使紋樣節奏鮮明,韻律感很強。二方連續的組織結構,是節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較強的音樂效果。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閒靜的心態。
彩陶花瓣紋盆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高12厘米,口徑20.3厘米,1956年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泥質紅陶,器表磨光。缽體盆形,斂口,沿外折,鼓腹,腹下縮成高足,平底,為廟底溝類型的典型器例。繪黑彩,紋飾以圓點和弧邊三角相連綴,形成花瓣式彩繪的二方連續紋帶,紋理優美,線條簡潔流暢,裝飾效果強烈。
彩繪鲵魚紋瓶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高38厘米,口徑6.8厘米,1958年甘肅甘谷縣西坪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小口雙耳深腹平底瓶,器形較高,為泥質橙黃陶,繪深褐色彩。腹部一面飾有形象化的鲵紋,即娃娃魚,呈三角構圖,首尾相連。稚拙生動,尤其線條勾繪,運筆自如,一氣呵成的畫藝,令人稱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