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陶瓷
日期:2016/12/14 18:06:15   編輯:仿古陶瓷遼代陶瓷
遼代陶瓷
遼代陶瓷造型一般可分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兩大類:其中中原形式的陶瓷器,主要有杯、碗、盤、碟、盂、盒、盆、罐、壺、瓶、甕、缸以及棋子、香爐、陶硯、建築磚瓦等,大都照中原固有的樣式燒造;契丹形式的,多是仿照契丹族日常使用的皮制、木制容器而成,如雞冠壺,又稱“馬镫壺”或“皮囊壺”,其造型不僅模仿皮囊的形制,甚至把皮件縫線、皮扣、皮條、繩環等物件也都逼真地仿制出來。這種壺式大體可分五種,即扁身單孔式、扁身雙孔式、扁身環梁式、圓身環梁式、矮身橫梁式。其年代早晚,通常多以壺身所保留的皮囊形式多少來區分。又如雞腿瓶,小口平底,腹上寬下窄,瓶身細高狀如雞腿而得名,它是契丹族專用的一種儲藏器,在遼墓中常有發現。此外盤口長頸瓶、盤口長頸鳳首瓶等也有著強烈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裝飾上,遼代陶瓷較多地受到中原地區一些著名瓷窯,如定窯、磁州窯等窯場的影響,也以印花、刻劃花、剔刻花等裝飾技法為主。紋樣題材常見有蓮花紋、蓮瓣紋、牡丹紋、蕉葉紋、菊花紋、卷草紋、葡萄紋、龍紋、人物紋、魚紋、卷雲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