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鎏金銀竹節熏爐

鎏金銀竹節熏爐

日期:2016/12/14 18:14:24      編輯:仿古青銅器

    國寶級文物,1981年出土於陝西興平茂陵一座陪葬墓。這件熏爐為青銅質地,通體鎏金鎏銀。熏爐的底座上透雕著兩條蟠龍,兩條龍昂首張口咬住竹柄。竹節形的柄分為五節,節上還刻著竹葉,柄的上端有三條蟠龍將熏爐托起。熏爐為博山形,爐體下部雕飾蟠龍紋,底色鎏銀,龍身鎏金,爐體上部浮雕四條金龍,龍首回顧,龍身從波濤中騰出,線條流暢,造型奇妙。整件熏爐被分為三個裝飾區域,共有九條龍裝點其間。“九”在我國古代象征最高數字,是皇權的一種體現。爐蓋外側銘文可知,此爐是西漢皇家未央宮的生活用器。從同時出土的“陽信家”刻銘的銅器分析,加之歷史文獻的記載,得知這件熏爐原在未央宮,建元五年(前136年),漢武帝將其賞賜給姐姐陽信長公主。

    我國自古就有熏香的習俗,戰國時人們就在室內放置各種熏爐,一方面淨化環境,另一方面人們認為袅袅香煙就像進入了飄渺的仙境。這件竹節熏爐的爐蓋形似多層山巒,雲霧缥缈,再加以金銀勾勒,宛如一副秀美的山景。青煙袅袅飄出,缭繞爐體,造成了一種山景朦胧,群山靈動的效果,仿佛是傳說中的海上“博山”。西漢時,封建帝王為了求得長生不老之術,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之說,博山爐就是在這種風氣影響下產生的,並在漢代廣為流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