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釉下彩繪瓷蓋罂(唐)

釉下彩繪瓷蓋罂(唐)

日期:2016/12/14 18:11:50      編輯:仿古瓷

唐 釉下彩繪瓷蓋罂

    規格:口徑20厘米通高64.5厘米

    罂:盛水貯糧之具

    罂是一種盛貯器,既可用來汲水、存水,也可用來盛糧,在漢代即已存在。但對於罂的命名及形態界定,歷來頗多歧解,或說瓶之大腹小口者為罂,或稱缶即是罂,莫衷一是。直到本世紀70年代在新疆吐魯番出土了一件帶有"黃米一罂"題記的南北朝時期的陶器,人們才對罂的形態和用途有了直觀的了解。後來浙江余姚又發現了刻有"維唐故大中四年……故記此罂"題記的瓷器,從而為唐代的罂樹立了標尺。

    造型優雅挺拔

    這件瓷罂出自浙江省臨安縣,與余姚出土的同一式別,盤口長頸,鼓腹平底,頗似"瓶之大腹小口者"。造型優雅,曲線柔美,盡顯南國水鄉的妩媚。而且在盤口之上另有覆缽式蓋,蓋的外廓線與罂肩腹曲線上下呼應,形成一個流暢的卵形。蓋頂的把手做成圓形花蕾,使整個已封閉的卵形頓顯修長挺拔,與常見的北方唐代瓷器飽滿豐潤的形象大異其趣。

    此罂通體施青釉,青中泛黃。釉下為褐彩繪出的如意頭形卷雲紋。釉色與紋樣搭配非常協調。

    救生之具

    盛水的罂在古書中多有記載。《三國志》曾記載吳國連日大雨不止,飲用水渾濁不堪,吳國士兵因此腹瀉嚴重而喪失戰斗力,軍將們只好令士兵准備許多罂,盛水澄清後再飲用,情況始有緩解。而宋代人更是別出心裁,在水災之時把許多中空封閉的罂用繩索捆綁起來,利用罂中空的浮力作為救生工具,頗似後來的"葫蘆舟",不過宋代時的罂已主要是盛酒了。大文學家歐陽修曾寫詩戒人自戒,說"行當考官績,勿復困罂缶",不要整天困在酒桌上,要認真督察官吏辦實事,可資為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