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梅花洗
日期:2016/12/14 18:10:07   編輯:仿古瓷 哥瓷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哥窯產品的最大特點是,釉面有許多淺白的細小裂紋,稱為“百圾碎”。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計,全世界大約只有一百余件,而且哥窯窯址至今仍未確認,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懸案之一。
這裡所說的哥窯是指傳世的哥窯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徑庭。
傳世哥窯瓷器不見於宋墓出土,其窯址也未發現,故研究者普遍認為傳世哥窯屬於宋代官辦瓷窯。長期以來,人們主要是根據文獻記載和傳世實物對其進行研究。
哥窯釉屬無光釉,猶如“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稱“百圾碎”或“龜子紋”);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哥窯器坯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於隱紋露出胎色而呈黃褐色,同時在底足未掛釉處呈現鐵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鐵足”之說,這也是區別真假哥窯器的傳統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