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順陵

順陵

日期:2016/12/15 15:31:22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順陵是武則天之母楊氏的陵墓,在鹹陽市東北18千米的陳家村南,楊氏死於鹹亨元年(670的),以王禮葬。武則天在天授元年(690年)稱帝改國號為周,追封其母為孝明高皇後,將墓改稱為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園有內城和外城。內城也叫皇城,為方形,四角夯土牆尚存。內城南門二土阙,間距20米,陵底部平面呈方形,邊長48.5米,陵高12.6米。經鑽探獲知,墓道為斜坡形,長28.5米,高2米。墓道繪有壁畫。陵前現存石人、石羊、石走獅、石蓮花座、華表頂、石礎、天祿等石刻30余件。在陵的東、西、北三面各有石坐獅1對,陵北還有石馬1對。

  石走獅和天祿是順陵石刻中的精品。石走獅高達4米,體型龐大,造型雄偉,作闊步緩行的動態,整個雕刻氣勢磅礴,極富質感。天祿(又名獨角獸)頭似鹿,身如牛,有雙翅,雙翅上雕有美麗的卷雲花紋,足為馬蹄,尾垂與石座相連。在外城中部,原立有順陵石碑,是武則天為其母所立。碑刻於長安二年(702年)正月,系武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即唐睿宗)書,字體方正,篆隸相兼,系唐代名碑。碑石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毀斷成7塊,後修復。現藏鹹陽市博物館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