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碧雲寺
日期:2016/12/15 15:16:1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碧雲寺創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經明、清擴建,始具今日規模。碧雲寺是一組布局緊湊、保存完好的寺廟。位於北京海澱區香山公園北側,聚寶山東麓,寺院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造。整個寺院,由山門至寺後石塔,高度相差一百余米。在中軸線上的前幾重佛殿屋本為明代遺物,內有佛塑佛雕,其中立於山門前的一對石獅、哼哈二將,殿中的泥質彩塑以及彌勒佛殿山牆上的壁塑皆為明代藝術珍品。寺院層層殿堂依山疊起,因寺院依山勢逐漸高起,為不使總體布局景觀外露,故而采用回旋串連引人入勝的建造形式,每進院落各具特色,給人以層出不窮之感。
碧雲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碧雲寺山門前有石橋一座,緊靠山門是一對石獅子。山門迎面是哼哈二將殿。泥質彩塑二將像,分別站立大殿兩側。哼哈二將殿兩側分列鐘樓和鼓樓,形成第一進院落。正殿是彌勒佛殿,殿前設有月台。寺廟大雄寶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坐像,左有迦葉尊者和文殊菩薩,右有阿難尊者和普賢菩薩。釋迦牟尼塑像後是觀音菩薩以及善財、龍王、龍女、韋陀等像。
碧雲寺自元代創建,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碧雲寺山門前有石橋一座,緊靠山門是一對石獅子,蹲坐於須彌座上,身軀瘦長,威武如生。山門迎面是哼哈二將殿。殿坐西趄東,面闊三間,歇山灰瓦頂,檐下飾有斗拱。泥質彩塑二將像,分別站立大殿兩側,高約4.8米,形象逼真,色彩鮮明,體態剛勁,是一對價值極高的雕塑藝術品。哼哈二將殿兩側分列鐘樓和鼓樓,形成第一進院落。這座院落的正殿是彌勒佛殿,原有四大天王像,現殿內只剩彌勒佛像。殿前設有月台,台上矗立八稜經幢二座,上面遍刻經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