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胡琴悠揚的五爺廟

胡琴悠揚的五爺廟

日期:2016/12/15 0:10:22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在作為文殊道場的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偏偏是一位佛教神靈序列中找不到的人物--廣濟龍王。他是龍王的第五子,民間尊稱“五爺”,原本居住在北台頂,為了方便百姓許願,便搬到了這裡。別看廟門不大,歷史也不算悠久,在五爺廟(也稱萬佛閣)許願靈驗可是有口皆碑的,廟門前設有專用燒香地點的在五台山也獨此一家,  門前寬闊的停車場也是給遠道而來的香客們提供便利而修建的。老百姓信奉的就是實用主義,誰保佑自己夢想成真就拜誰,而不管他在佛教中占什麼地位。龍王殿檐下那重重疊疊的牌匾就是給五爺廟做得最好的廣告。





五爺廟無疑是討人喜歡的,跟其他廟宇的正襟危坐相比,五爺廟似乎輕松惬意得過了頭。傳說五爺喜歡聽戲,人們就在院中修了這座戲台,到五爺廟還願也多了一種形式--請人唱戲,於是咿咿呀呀的胡琴聲終日缭繞在五爺廟的上空。人們把這裡當成了一座戲園子,隨意出出進進,各懷目的而來,心滿意足而去。既有誠心誠意在五爺像前磕頭許願的,也有背對著五爺像全神貫注聽戲的,大家互不妨礙,相安無事。台上演員全神投入地唱戲,節奏忽緊忽慢,台下老者靠著柱子打盹,鼾聲若有若無;入了迷的聽眾搖頭晃腦,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剛下場的演員吊眉朱唇,粗聲大嗓地與人聊天;戲裡戲外沒有了界限,卻更明顯地昭示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深刻哲理。在五台山的日子裡,來五爺廟聽戲幾乎成了我每天必修課,泡上一杯茶,溜達著走過來,找塊陰涼地坐下,然後就是看戲、看人,看輕煙袅袅娜娜,看雲影來來去去,世間到底有多少事情值得我們尋尋覓覓,人生究竟有多少瞬間可以這樣安安靜靜......

交通:乘景區公交車在“中心區寺廟群”下車可到。或者從塔院寺南門出來,至停車場後左轉即到。

游覽時間:15分鐘左右,聽戲、拜五爺的時間另計。

下一站:

購物:出五爺廟左轉50米為旅游紀念品市場,裡面的香燭、蘑菇、木杖等還算價錢公道。

游覽:沿五爺廟前的綠地一直向前,約500米可到達殊像寺。

旅游TIPS:

一、幾乎每天都有還願唱戲的,六月大會期間更是密集。
二、舞台邊有電子台詞提示牌,不懂晉劇的人照樣能看懂戲劇內容。
三、如果想請人唱戲還願,直接到後台找到劇團經理就行,有整本大戲,也可以預約折子戲。
四、門外綠地一角有塊高大的山石,上寫“五台山”字樣,中景是大白塔和寺廟群,遠景為連綿的群山,是拍攝到此一游式照片的好地方。
五、停車場西南的小山上有個亭子,在那裡拍攝大白塔,別有一種美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