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讓子彈飛》拍攝地

《讓子彈飛》拍攝地

日期:2016/12/15 0:00:5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自力村碉樓群位於廣東省開平市塘口鎮,是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該村自然環境優美,水塘、荷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間,與眾多的碉樓、居廬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形成一幅陽春煙景田園詩意般的農耕水墨畫,獨具嶺南鄉村氣息的洋式城堡村落。

  自力村碉樓和居廬群建築精美,保存完好,布局和諧,錯落有致,四周良田萬頃,稻香陣陣,踏著田間小道,穿過綠樹修竹直入村內,頓生世外桃源之感。

自力村有15座風格各異、造型精美、內涵豐富的碉樓,是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傑出代表。自力村碉樓多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當地僑胞為保護家鄉親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而興建的。

村內碉樓群以其建築精美,布局和諧,錯落有致,成為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代表。自力村內現有63戶人家,175人,但華僑、港澳問胞卻有248人,其主要分布於美國、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僑匯是這村的主要生活來源之一。





自力村碉樓將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國鄉村的廣泛交流,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和獨特的世界建築藝術景觀。樓內保存著完整的家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豐富而有趣,是當時華僑文化與生活的見證。


該村隸屬於塘口鎮強亞村委會,有農戶63戶,村民175人,僑胞248人。僑匯是村民主要生活來源之一。鴉片戰爭後,人民生活困苦,加上西方國家來華招募勞工,一批批自力村村民開始旅居海外。

二十世紀20年代間,因土匪猖獗、洪澇頻繁等原因,僑胞便陸續興建了15座能居能守的碉樓。這些碉樓均是鐵門、鐵窗,遍布槍眼,配備了槍械、銅鑼、探照燈,儲存了大量的糧食,一旦有賊匪入侵,村民便躲進樓內與之抗衡,令賊匪望樓興歎,無功而返。牆體的結構,有鋼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磚的。建築材料除青磚是本地出產外,鐵枝、鐵板、水泥等均是從外國進口的。碉樓的上部結構有四面懸挑、四角懸挑、正面懸挑、後面懸挑。


建築風格方面,很多帶有外國的建築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這些碉樓。有的是根據建樓者從外國帶回的圖紙興建的。

自力村碉樓群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7月被評為“廣東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民居”;05年11月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006年4月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2007年6月28日被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經開平市人民政府整治維修後,更加體現她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協調性,以她獨特的面貌吸引前來觀瞻的海內外游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