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尚湖鎮政府今年重點實事工程,尚湖羅墩良渚文化遺址修復工程日前正式啟動。工程在對遺址及周邊區域高台泥土、雜草、雜物進行清理並加裝保護木棚欄的基礎上,將重點恢復14座古墓葬舊貌,特別是規模較大的8號墓葬將被完整復原。同時,工程將配套建設觀景高台等設施,方便市民俯瞰遺址全景。預計整個工程將於8月底完成,並將擇機對市民開放。
位於尚湖鎮羅墩村的良渚文化遺址系一座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米,高出地面約4米的土墩。1993年2月,村民取墩土填屋基時挖出石斧一把。經常熟博物館現場勘察,判斷此土墩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之後,蘇州博物館與常熟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於當年4月和1994年10月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頂部殘存200平方米范圍內發現了距今約5250年的古墓葬14座、人骨架4具、以玉器為主的隨葬品250件。
特別是8號墓出土的雙龍連體環形玉飾,被譽為“良渚第一龍”。專家認為,羅墩遺址對揭示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序列,探討良渚社會全結構及研究華夏文明起源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1993年6月,這一遺址被列為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