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湖南發掘二十萬年舊石器遺址

湖南發掘二十萬年舊石器遺址

日期:2016/12/14 11:59:03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聯合沅江市洞庭博物館在南縣至益陽高速公路赤山段進行復查時,發現一處距今大約五萬年至二十萬年的舊石器遺址。這一發現,也將洞庭湖區有人類生活的年代推進了數十萬年。

    4月18號,天高雲淡,在沅江市南嘴鎮趙公湖村楓樹嘴益南高速公路建設現場,數十名工作人員正在一處高高的陡坡上忙碌,這裡就是舊石器遺址的發掘現場。他們每發現一處礫石,就在那裡插上一個竹簽。遇上不清楚的地方,他們還會手持小型的工具,一點一點地將石器揭露出來。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領隊李意願:“我們這個發掘有一定方法。這個專門考古發掘,現在看,我們首先布一個一個探方,探方裡面我們用人力一層一層的揭露,每一層發現了器物之後進行測量,然後相應的進行記錄,直到一層完了之後進行下一層,最終發掘到沒有器物出土了,整個發掘結束。”

    發掘的第一天,考古隊員就在遺址的表土層發現舊石器器物四十多件,距今大約五萬年左右。這個文化層厚度達到三米多,早前他們在探溝中發現了更早的器物,經測量,距今有二十萬年左右。證明在這個遺址上古代的人類生活了漫長的歲月。李意願:“目前來看,這個遺址的情況,古代人類在這裡生活延續的時間比較長,大概有二十多萬年直到距今五萬年左右,是一個連續的生活。”

    李意願說,這個遺址文化層之厚實,年代跨度之大,實屬罕見。它的發現,將洞庭湖區有人類生活的年代推進了數十萬年。“我們通過它的發掘,通過它的文化,通過它的石制品,我們可以了解古代人類在沅江,在赤山島上的活動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然後它的石器的技術是什麼樣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