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舊如舊 千年古鎮橫江“整容”迎客
日期:2016/12/15 22:34:53   編輯:古代建築宜賓新聞網10月11日訊(楊葉權 陽明) “通過修繕,這朱家大院又回到了以前幽靜古樸、花草簇擁、綠樹成蔭、古色古香的風貌,讓人感受到滄桑歷史中翰墨書香的氣息。”10月10日,在宜賓縣橫江鎮參觀朱家民居的游客紛紛表示。
修繕一新的朱家民居
橫江鎮位於川滇交界,地處石城山下、關河江畔,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於此,東漢時期集鎮基本形成。因地處要道,秦、漢、隋、唐“五尺道”、“僰 道”、“石門道”均經此南下,橫江鎮文物保護遺跡眾多,有“明代摩崖大佛造像”,明清古建築“雨師廟”,“光緒元年摩崖座佛”和見證明王朝鎮壓僰人起義的“二橫巖明代平蠻碑”。目前,鎮內有國家級文物石城山崖墓群、國家二級文物銅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朱家民居等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文物及古建築。
朱家民居原名“石城別墅”、“朱公館”,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系橫江鎮開明紳士朱大文修建的住宅,建築面積1333平方米,占地面積約2460平方米。整座民居依勢而建、前低後高,庭園有院牆相隔,天井花木繁多。在大院裡,有一棟仿西式風格的主體建築,一樓一底,磚木結構,裡面有過廳、客房、正廳、居室。穿過樓後的天井,就到達廚房、雜物倉等地,右側前方為一棟小碉樓。碉樓高20米,共5層,面積200平方米。小碉樓是青瓦屋面,下段青石砌牆,上段為實砌磚牆,牆的四方辟有射擊孔,第三層特設有突出於樓外的投彈孔。整座建築集中、西式風格於一體,相得益彰,尤具民國時期建築的特點。
據了解,2002年省政府正式批准朱家民居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至2010年,省、市、縣文物部門撥專款30萬元進一步對朱家民居進行修繕。2011年,該鎮自籌資金10余萬元對朱家民居進行再次修繕,原貌恢復,主要對民居內的線網整理、民居排危、花園修復、燈光布置及室內恢復如舊。
“這條道路終於整修了,而且還整成古色古香的古街道,這才與我們打造橫江古鎮相搭配嘛!”在橫江居住數十年的居民王樹端指著修復完工的石板街道對筆者說。
為打造古色古香的橫江古鎮,該鎮籌措資金20萬元,對緊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朱家民居的民主街及橫江橋頭進行了全面的風貌整治,對民主街長約160米的街道進行了全面的修復,將原來破舊不堪的舊石板全部更換成新的石板。
“橫江鎮歷史悠久,古建築多,文物保護遺跡也眾多。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全鎮文物保護與開發,圍繞石城山崖墓群、秦‘五尺道’、明代古戰場遺址、石城山省級森林公園、巖山平蠻碑、古棧道、白果坪軍事城堡、肖公館和二十四個四合院等文物進行全面的修繕。”橫江鎮黨委書記劉傑告訴筆者,下一步該鎮將圍繞戰爭文化、書畫文化等,以“一山一水一古鎮”三篇文章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努力將橫江鎮建設成為川南旅游名鎮和川南休閒旅游的重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