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湖南益陽發現一條清朝古道 古道茶亭在用(組圖)

湖南益陽發現一條清朝古道 古道茶亭在用(組圖)

日期:2016/12/15 15:09:38      編輯:古代建築

 

保存完好的寨子侖古道,曾是安化經武潭到馬跡塘鎮的必經之路。

 

 

古道上的蔭樂茶亭,至今仍為當地山民使用。

 

 

蔭樂茶亭內部一覽。


    日前,湖南益陽市文物部門聯合組成的桃江縣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隊,在武潭鎮境內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一條清代古道——寨子侖古道,古道上的茶亭仍然保存完好。

    寨子侖古道位於益陽桃江縣武潭鎮盧家橋村塘家村組的寨子侖山,在寨子侖山東北面蜿蜒而上至山嶺,翻越嶺頭至寨子侖山西南面後順勢而下,東接大子村,西接塘家村,最高海拔205米,總體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公裡,古道中段尚保留有不規則的塊石路面,寬1.2至1.5米,保存完好。

    讓考古專家們非常興奮的是,古道中段仍保存有蔭樂茶亭。該茶亭位於寨子侖山嶺頭,系單層土木構建築,面闊三間,坐北朝南,單檐間牆式抬梁穿斗結構,通進深8.3米,寬12.7米,占地面積105.5平方米,南向內廊兩頭開門,廊內設木制條凳,脊檩處書有“夏蔭槐民國26年建”,亭前有一四方古井。此亭由抗日名將、原國民黨“國防部”中將高參夏楚中之父—夏蔭槐為方便途經此道的商販休息、納涼,並免費提供茶水而慷慨解囊修建。目前茶亭保存完好,仍為附近山民便用。

    當地村民介紹,古時這條古道是安化經武潭到馬跡塘鎮的必經之路。商販利用此道販賣鹽、茶。在茶葉產銷期更是人流不斷。古道沿途風光秀麗,至今仍為當地百姓行走的交通要道。

    有關專家認為,該古道的發現,為研究桃江武潭在古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