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下12平方公裡的土地,掩藏著距今約3000——5000年前古代蜀國的輝煌歷史。之前僅在神話傳說中留下只言片語的古蜀文明,密碼一般的層層謎團,終於在川西平原的地表下漸漸得到了破譯。三星堆遺址的發掘,使一向以黃河文明為中華歷史起點的敘述,融進了長江流域的文明起源這一支。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從1929年揭開冰山一角,接下來70多年歲月有斷裂的考古歷程。這個發現時間僅次於百年殷墟的遺址,從另一個角度見證了中國當代考古的脈絡。在滋養著它的四川廣漢市,三星堆早已超越了考古學的范疇。這個聲名顯赫的大遺址,與生活在其中的近萬名農民、考古隊員、民間研究者以及博物館的發展一起,共同勾勒出一個豐富的地方生態。
金杖出土·古國現身
1986年,三星堆在沉睡數千年之後,成為“一醒驚世人”的世界級考古發現。
回想起20年前的發掘,不能不說是個大幸運,但琢磨起來,又是對當地考古人期盼已久的一次回應。成都以北40公裡的廣漢三星堆,被證實是從新石器晚期到夏商時期的古蜀王國核心。此前河南偃師二裡頭作為4000多年前的中國最早都城遺址,被當作中國文明的源頭。
“一點黃色的物體從黑色灰渣暗淡的顏色中‘跳出’,再用竹簽和毛刷清理下去,一條金色的魚紋清晰顯露了出來……”這是1986年的7月30日,一號祭祀坑發掘的第10天。
凌晨2點30分,熾熱的7月末川西平原,31歲的四川省考古所研究人員陳顯丹往下挑,又看到了鳥的圖案,很快,一條雕刻著紋飾、彎彎曲曲的黃金制品露面了,“這恐怕是古蜀王的金腰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