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龍坡區獲悉,考古專家在該區走馬古鎮慈雲村沙岚垭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時,清理出一座保存較好的南宋時期窯址,確認為塗山窯系遺址。
據了解,該遺址規模約1000余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在窯址紅燒土的上方布設5×5米探方2個,並根據窯址的范圍逐步進行擴方發掘,最終發掘出一座保存較好的窯址,出土可復原器物300余件及大量瓷器標本。
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隊員孫治剛介紹,塗山窯是重慶地區北宋末至元代早期的民間窯系,燒造瓷器以黑釉為主,產品以碗、盞為大宗。現在發現的這個窯爐,從出土的產品特征來看,主要是南宋時期的器物,距今有八九百年的歷史,而且該遺址周圍還分布有大量明、清時期的窯址,表明至少從南宋時期開始此處已成為重要窯場,延續時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