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容舊居
日期:2016/12/14 12:49:3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婉容舊居,北京東城區鼓樓南帽兒胡同35、37號的舊宅院,原為清末代皇帝溥儀之皇後郭布羅·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羅·長順所建。
此原只是較普通的住宅。婉容被冊封為“皇後”後,其父封為三等承恩公,該宅升格為承恩公府。作為“後邸”,加以擴建。西路四進院落。東路為三進院落。後院有假山、水池,東有家祠。西路正房即為婉容所居。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府門改成三間住房,在西邊原倒座房處開二小門,一為37號,一為35號,院中可相通處業已封堵,成為兩個院落。帽兒胡同37號現為某單位宿捨,35號為辦公用房。兩宅院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之曾祖父郭布羅·長順所建。長順只做過駐防的將軍,因此該宅並不顯赫,原只是較普通的住宅,分為東、西兩路。
不過在婉容被冊封為“皇後”以後,婉容之父郭布羅·榮源即授內務府大臣並封為三等承恩公,因此該宅亦要升格為承恩公府,於是進行了一番改造。還有一個原因是,婉容既已冊後,此處即為“後邸”,為使大婚時迎奉皇後的鳳輿能出行方便,必須將府門及前院擴大。改建後的府門為三間筒瓦卷棚頂,中間大門有銅鍍金門環,左右兩間坎牆雕菱花隔扇各四扇,門內有一字形影壁,左右各四扇屏門。
進西屏門,即進入西路院子,共四進院落:倒座房七間,北為兩卷垂花門,帶抄手廊,東西各為三間過廳,左右各帶一間耳房,廳後為一狹長院,正中有一座綠漆貼金團壽字木影壁;第三進院為上房院,院內南牆為綠漆貼金板牆,下有磚砌須彌座,中間是懸山頂木屏門。正房五間,左右各帶一間耳房,房頂為硬山合瓦清水脊,前出廊,後出廈。室內為井口天花,明間有一镂雕鳳繞牡丹的落地花罩,極精細,似為宮中舊物。西次間有一嵌著七面橢圓表下班鏡的板牆,西稍間北牆鑲一有整面牆大的水銀磚鏡。
東次間、東稍間還有碧紗櫥。院內東西廂房各三間,皆為硬山合瓦清水脊,前面均有走廊。從東耳房外過道可進入第四進院,此院內有後罩房七間,平台廊檐,東西平台房各兩間。東路為三進院落,進門有一月亮門,過月亮門便是假山石,山石兩邊為東西廂房各三間,房前有悶頭廊一直通到後院。正房三間,為合瓦清水脊,前帶廊,後有抱廈。室內明間北牆上亦鑲有與牆大小相等的玻璃磚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