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
日期:2016/12/14 12:47:5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興教寺位於西安市東南20多千米的長安縣少陵塬畔,是古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唐代高僧玄奘的靈骨遷葬之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教寺始建於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病逝,葬產河東白鹿塬上,後遷葬今址,築塔建寺。唐肅宗李亨曾來此,題玄奘捨利塔“興教”,故名興教寺。
寺院依塬俯川,掩映在蒼翠松柏林中,環境幽美,殿宇雄偉,十分壯觀。走進山門,前有鐘、鼓二樓。正面是大雄寶殿,中間端坐釋迦牟尼的鍍金坐像,高3.2米。大殿後院是講經堂。最後一層高台上的殿堂為臥佛大殿。臥佛長9米,用香樟木雕刻。
西跨院是塔院,矗立三座磚砌方塔。中間高塔是馳名中外的玄奘捨利塔。塔分5層,高6尺3寸。塔底北側嵌石刻《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記載了玄奘的生平事跡,底層磚洞內有玄奘彩色泥塑像。東側為園測法師捨利塔,西側系窺基法師捨利塔,二人均為玄奘的弟子。三塔北面有三間剎殿,陳列著玄奘和兩位弟子的石刻象,以及“玄奘行程圖”、“玄奘傳記條幅”等。
東跨院是藏經院。藏經樓內珍藏著多種版本的古代經書,其中尤以玄奘從西天取回的貝葉經被視為稀世珍品。東院還有傳頌中日友誼而栽植的櫻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