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故宮將新開參觀通道 觀眾可圍觀文物修復

故宮將新開參觀通道 觀眾可圍觀文物修復

日期:2016/12/14 11:06:0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年內,故宮東西兩側的兩條斷頭路將被打通。同時,故宮西牆根兒361米長的文物修復室也將開放。     隨著這三條通道的開放,故宮博物院開放面積將從65%擴大到76%。昨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透露,新開放的三條通道均不單獨收取門票。未來幾年,故宮的開放面積將逐步增加到85%。     通道一:斷虹橋至隆宗門     和“萌獅”合影到冰庫歇腳     故宮武英殿東側,有座斷虹橋,因橋望柱上雕有神態各異的石獅聞名天下。橋東從南往北數,第四只獅子的形態最奇特——一手捂頭一手捂在了兩腿間,表情有種欲說還休的憋屈,萌態可掬。它被網友戲稱為“護裆萌獅”。     長久以來,這座元代石橋一直位於非開放區,所以少有游客能一睹萌獅真容。下個月,從這座橋到隆宗門區域將正式開放。     “過了斷虹橋,西邊紅牆後身藏著紫禁城的冰庫,專門用來存冰,從未對外開放過。”單霁翔說,這裡是慈寧宮區域的配套餐飲服務區,觀眾可以到冰庫裡坐一坐。     這條通道開放以後,觀眾由午門進宮後,可向西至武英殿參觀,經斷虹橋向北即可直接參觀整個西部區域,節省了必須從中軸線過隆宗門再參觀西路的繞行時間。     通道二:箭亭至文華殿     看拴馬地“穿越”御茶房     與冰庫通道幾乎對稱的位置上,紫禁城東側也將新開一條大通道——箭亭以南至文華殿。此前,這片區域為非開放區。     箭亭叫亭,其實是一座面闊5間、進深3間的大殿,位於紫禁城景運門外、奉先殿南一片開闊的平地上,始建於清雍正年間。這處黃瓦大殿四面出廊,乾隆、嘉慶都曾在此操練。     故宮專家介紹,每當皇帝及其子孫在這裡跑馬射箭時,箭亭兩邊都會有武士列隊,搖旗擂鼓助威。清初,部分王公大臣被特許在大內騎馬,而箭亭周圍的空曠之地就是當時拴歇馬匹的地方。另外,“穿越迷”們常打聽的御茶房就在這條通道東側。     “隨著箭亭通道和冰庫通道的打通,紫禁城除了中軸線外,基本形成了兩條新的貫通南北的參觀通道。”單霁翔介紹說。     通道三:西河沿文物修復室     走參觀通道看文物修復     今年年初,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修復師們集體走紅。今年10月10日,隨著故宮西河沿的文保科技部用房開放,觀眾將可以近距離欣賞文物修復的實況。     一度,故宮有5.1萬平方米不合理使用古建的情況。“主要是紅牆圍合的區域內,歷史遺留了一些庫房、辦公用房,這些都將逐步遷出。”單霁翔說,文保科技部就要搬家到西河沿,故宮的所有車輛也將逐步請出去。     這裡也是國內罕見的文物修復開放館。單霁翔說:“隨著西河沿通道對外開放,博物館背後的故事將被揭秘。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的修復室,設計了全長361米的參觀通道,觀眾透過落地的玻璃牆,就可以一睹修復師的絕活。”     游客較少的時候,修復的文物又非書畫等嬌嫩品時,甚至會考慮讓觀眾按照一定線路入內參觀。單霁翔介紹,該館為免費參觀。如果遇到類似《石渠寶笈》特展時排長隊的情況,也會考慮預約參觀或排隊限流。單霁翔說:“大部分團隊游不會選擇西路區域參觀,所以預計初期不會有排大隊的現象。”     鏈接     100件故宮文創登船展示     萌萌的故宮小皇帝和護衛擺件站在“宮門”箱包前;“胤禛美人圖”走上傘面;以“甄嬛”發塔為原型的金發塔格外顯眼,昨日,故宮100件文創代表登上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支攤兒傳播中華文化。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穿著西服搭配著老北京片兒鞋,為故宮文創品現場助陣。他說:“這也算是故宮文創首次集體走出國門展賣,傳播中華文化。”     “去年故宮采取限流的情況下,依然接待了一千五百萬人次。以更加開放的形式讓故宮文化走出去迫在眉睫。”單霁翔說,過去的3年,故宮研發了8700多件文創產品。“過去更多的是復制文物,現在要研發文創產品,讓更多人可以把‘故宮文物’帶回家。”     此次登船宣傳,算是故宮文創走出去的試水之旅。這艘“海洋贊禮號”將於6月28日在天津開啟首個中國母港航季,並於10月底啟程前往香港、澳大利亞等地。     單霁翔介紹,故宮還將與阿裡巴巴全面合作,以新平台、新方式不斷拓展故宮文化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今年,故宮的文創產品將從數量增長變為品質的升級。” (來源:澎湃新聞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