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磚混與鋼混結構住宅的特點

磚混與鋼混結構住宅的特點

日期:2016/12/14 20:38:28      編輯:古建築紀錄
       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 這類住宅的承重結構材料是鋼筋混凝土,即鋼筋、水泥、粗細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體。這種結構住宅與其他結構住宅相比,具有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耐火能力強、經久耐用等優點,並且房屋的開間、進深相對較大,室內活動空間分隔較自由。但這類結構住宅建造工藝比較復雜,材料性能要求高,自重大,對基礎要求高,所以施工難度相對較大,建築造價也相應提高。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通過張拉鋼筋,也就是對鋼筋施加預拉力和對混凝土施加預壓力,可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這種結構克服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荷載作用下混凝土易於開裂或裂縫過寬的缺點,並為高強鋼材在混凝土結構中的應用創造了條件,從而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從國家技術政策的角度看,在各種工程領域(包括住宅工程)較多地采用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目前,在我國城市中,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已普遍存在,大都是高層住宅,這也是解決人多地少矛盾的最重要途徑。
       磚混結構住宅 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土及大部分磚牆承重的結構。粘土磚的制作和應用在我國和世界其他文化發源地已有1500年到2000年的歷史,直到現在也是我國應用范圍最廣的建材之一。 因為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結構是粘土磚,所以磚的開頭及強度就決定了房屋的強度。一般來說,磚的開頭越規則,砂漿強度越高,灰縫越薄、越均勻,砌體的強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長。 和鋼筋混凝土住宅相比,磚混結構住宅的承重牆占據空間過大,室內格局一般不能改變,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者磚混結構較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耐久性要差得多。但它造價低,一般適宜建造非高層建築,在我國的城鎮中,這種結構分布較廣。直到今天,適於手工砌築的磚混結構由於具有經濟性、保溫性和隔熱性以及便於施工等優點,仍然在我國大量中小型公共和民用建築的牆體和基礎中采用。同時,為了減少挖掘粘土燒磚對農田的破壞,各種混凝土砌塊(如輕混凝土砌塊、 無砂大孔混凝土砌塊以及普通混凝土砌塊等)和硅酸鹽砌塊的生產也正逐步發展,並有替代粘土磚的趨勢。磚木結構住宅 磚木結構住宅的承重結構是磚牆及木制構件。這各結構房屋在古建長中較常見,如今在農村和城市舊區中也普遍存在。 這種結構住宅的空間分隔較方便,自重輕,施工工藝簡單,材料也比較單一,但防火能力、防腐能力較差,耐用年限短,設施不完備,而且占地多,建築面積小,不利於解決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在我國城市中已不在提倡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住宅的承重結構是整座建築物的核心結構,不能隨意破壞,故在購房後的 裝修過程中不能輕易鑿洞、拆牆,以免破壞承重結構,造成危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