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茂大廈風水設計
日期:2016/12/14 17:56:50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被世人稱作"東方明珠",她給予大眾的印象是現代化的城市景觀。然而,當我們對上海的新建築進行推敲分析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之中同樣蘊含著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理念。
去過上海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金茂大廈這座世界上第三高的建築。這座龐然大物在其建造之初,它的建築設計采取了國際招投標的形式,最終中標者為美國的設計公司。據說美國人接手這個項目的投標任務後,所著手解決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去研究該項目的技術問題,而是力求尋找一種現代超高層建築與中國歷史建築文脈相沿襲的結合模式。他們在中國的大江南北尋找了幾乎所有古代高層建築的圖片,最終他們選定了西安的大雁塔作為構思上海金茂大廈的原型。另一方面,美國人又研究了中國另一個最著名的古建築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將金水玉帶的吉祥格局巧妙的引申到金茂大廈的形體設計中。現在這座大廈已經建成聳立在浦東,它修長穩健的體形確實讓我們聯想到古老的大雁塔的身影,它接近基座部分的最下幾層的跌水處理,也確實體現出中國古代平面布局中曲水環繞的建築規劃方法。
然而,當我們走進了大廈內部的展覽廳,看到金茂大廈與世界上其它著名超高層建築物進行的建築風格的比較展示時,我們發現金茂大廈的主人在他安排的對金茂大廈的解說詞中,美國人的煞費苦心的安排都變得無影無蹤了。金茂大廈將自己高聳屹立的主體比作是一支筆,將周旁的裙房比作是一本書。咋看起來讓人覺得有些牽強附會,大廈下部故作書卷翻開造型的裙房比作一本書還算妥當,而將大廈的主體比作一支筆總不如將它視作為大雁塔的現代版本更形象恰當。因此,我們想要了解這種寓意的內在含義,還是要首先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古代城市規劃及建築藝術中的表現。
"自古來,出聖出賢盡在朝陽俊秀之處,清雅之地。……聖人於此推文,創作陰陽地理之書,……論天、地、人三才之正理……。"(源自李懷遠的《地理原真》)這反映出了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思維中自然(天)、社會(地)與人的生存、發展有著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作用,即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兩大哲學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