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

日期:2016/12/14 18:18:52      編輯:仿古青銅器

    虎食人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共有兩件,通高35.7厘米,相傳出土於湖南省安化、寧鄉交界處,後來都流入國外,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館,一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

    虎食人卣的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虎以後足及尾支撐身體,同時構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雙赤足踏於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欲張口啖食人首。虎肩端附提梁,梁兩端有獸首,梁上飾長形宿紋,以雷紋襯底。虎背上部為橢圓形器口,有蓋,蓋上立一鹿,蓋面飾卷尾夔紋,也以雷紋襯底,與器體一致。虎兩耳豎起,牙齒甚為鋒利。該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綠銹,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缛,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關於虎食人卣的裝飾功能,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種看法:

    一、表現統治者的專橫殘暴,以此造型威嚇奴隸。虎是奴隸主階級的象征,人是奴隸的代表。

    二、將人獸關系看作人借助動物的力量溝通天地。

    三、象征人的自我與具有神性的動物的統一,以便獲得動物的保護。

    四、虎食人實際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話,即以威猛的虎驅逐惡鬼,取避邪之用。

    五、虎代表自然界,象征人對自然的恐懼,但又必須附著自然,表現人性的軟弱。

    青銅器的真偽一般從鑄造、器型、銘文、聲味、銅質等方面進行辨別。

    現在市面上有虎食人卣仿品出現,從造型到紋飾都沒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也沒有商周時期特有的青銅器鑄造的工藝特征;銘文字體比較拘謹、呆板,沒有商周青銅器銘紋所特有的力度和刀鋒。古銅器上生長的是陳年自然銹蝕,其銹蝕有明顯的層次,仿品由於其經歷的時間較短,只有一層浮銹,顏色單一,結構松散,附著較差,是用膠水粘上去的。真品和仿品相比較,差別非常明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