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彩漆鳥形杯
漆器長25厘米、通高18厘米
彝族人的倒裝杯 此杯系清代彝族人制作的肖形酒器。杯身為圓雕,鳥形,喇叭形圈足,鳥尾平展向後,鳥首斜前伸,鳥背和腹底各插有兩根竹管。杯體黑漆作地,用紅、黃兩色繪羽毛,腹部飾古泉紋。盛酒時由杯底竹管注入,然後將杯體擺正,由於杯底竹管較長,幾欲接近杯背,故酒液不會溢出。飲酒時則從背部竹管吸飲。用倒裝結構的杯、壺盛酒,美酒則不易洩漏,濃郁的酒味也不會蒸發,如此設計,真可謂巧奪天工,匠心獨運,顯示了彝族人民高超的工藝水平。
倒裝壺的源起 其實,倒裝酒器並非清代彝人首創,而是早已有之。1968年在陝西豳縣出土了一件宋代耀州窯的瓷器——青釉刻花倒裝酒壺,其設計原理已相當成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件倒裝酒器。與這件青釉刻花倒裝酒壺相同的瓷倒裝酒壺,在日本出光美術館亦收藏一件,大概亦為宋代耀州窯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