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黃釉托杯(清)

黃釉托杯(清)

日期:2016/12/14 18:11:11      編輯:仿古瓷

    清黃釉托杯

    規格:高3.9cm

    這是一組康熙朝的黃釉杯和托。杯外壁刻雙龍搶珠,口沿為波浪紋,盤外壁為龍四條,穿於火雲之間。這種黃色調的釉是在850℃—900℃的低溫氧化氣氛下燒成的低溫釉。中國傳統的低溫黃釉,從漢代開始歷朝都有制造,古代陶工從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含有少量鐵的石灰釉在氧化氣氛下能產生黃色的經驗,漢代還知道以鉛為助熔劑,燒造鐵黃鉛釉。但明代以前的低溫黃釉的色調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黃色,多數是不怎麼純正的黃褐、深黃等。真正的黃色是在弘治、正德時期才燒造成功的。這種黃色色調純正、嬌嫩、均勻,釉面光滑平整,人稱嬌黃或雞油黃,又稱澆黃,這一時期生產的黃釉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燒釉是施釉的一種,方法是把待上釉的器物置於木架板上,陶工手執盛器舀取釉漿澆潑於胎體上,次數一般為兩次。方法雖簡單,但要使釉層均勻卻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術。有時候陶工們還在瓷胎上刻劃美麗的花紋圖案,然後再澆上黃釉,燒成後圖案在黃釉層下若隱若現,含蓄朦胧,高雅精細,具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康熙黃釉以仿弘治嬌黃為主,但黃色稍深,是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釉。從清代來看,純正的黃色與五爪龍一樣,是皇家專有的標志。這一時期的黃釉器型多為盤、碗,也有一些盞托或杯。裝飾圖案較少,多為素面,有少量的裝飾也只是采用刻劃的手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