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格:口徑21.2厘米足徑13.3厘米高4.4厘米
"嬌黃"與"澆黃"
這件瓷盤圓唇曲腹,底部有青花楷書"大明弘治年制"的題款,器表施一層黃釉,釉層肥厚,釉色黃嫩,是明弘治年間嬌黃釉瓷器的典型作品,尤可寶貴。
嬌黃釉又有雞黃釉、蜜蠟黃、蛋黃等多種俗稱,是一種低溫釉。始自明朝宣德年間,成化、弘治時達到最高水平。這種釉或直接將釉汁澆注於瓷坯上,或另在白釉上再罩一層黃釉而後二次燒成。由於采用澆釉之法,故又稱為"澆黃釉"。
這種純正的黃色釉是采用含鐵量較高的赭石為呈色劑的。由於多采用二次燒釉,釉層厚積而色澤艷麗,極似堆脂,又類鵝絨,給人以嬌嫩可愛又不忍拂拭的感覺。因此,單以呈色角度視之,明弘治年間的嬌黃較明宣德、成化年間黃釉更為純正而濃淡相宜,實屬黃釉瓷品中最為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