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廬山”真面目

“廬山”真面目

日期:2016/12/16 19:21:04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廬山”真面目

此前一直將井岡山列為重要一站,但因離其他景點太遠,最終還是捨棄了。
  出發前,兒子搶過我的兩個旅行包,不讓我走。當我出門的一剎那,他大哭了起來。我也好心酸,畢竟有一周見不到孩子,會很想的。不過我和兒子說好,回來一定給他買幾件禮物。



 12點熄燈,可我睡不著。空調開得很足,甚至有些冷。我的鋪位恰好在最邊上,於是借著隔壁的燈光看從網上下載並打印的游記。此前工作一直很忙,沒時間上網研究各個景點的情況,於是摘出一些精華打印出來,准備在漫長而無聊的旅途中先預習一遍,防止遺漏任何重要的景點,也好對景點的歷史文化內涵進行深入了解,這樣游覽起來才有更多的趣味。看完游記已經1點多,睡覺。睡了兩個多小時就醒了,才4點。


  這一天就是和同事聊天,侃大山,時間過得真慢。從北到南,車窗外的風景逐漸改變,尤其是到湖北境內,到處都是丘陵,樹木郁郁蔥蔥,稻田星星點點。這裡農村的建築和北方不同,北方多為平房,這裡一般都是樓房。詢問一位原籍湖北的同事得知,早前這裡也都為平房,樓房是近些年建起的,估計是經濟發展、老百姓都富裕起來的緣故。
  火車駛上一座大橋,橋下是一條無比寬闊的河流,毫無疑問,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她翻滾著,奔湧著,就這麼流淌了幾千年、幾萬年,她就是李白、杜甫等人的詩歌裡吟誦過的長江,是古往今來多少人的文章裡屢屢提起的長江,而現在她依然如往昔般展現在今人的面前。在她的面前,有多少風雲變幻,有多少大浪淘沙,而她依舊如故,從西到東,奔流到海不復回。
  九江到了,終於下車了,有導游和旅行社的大巴來接。我們坐車上廬山,先飽覽九江的市容。九江地理位置絕佳,前有滾滾長江、浩浩鄱陽,交通便利,後依廬山,風景秀麗,真是天造地設的好所在。九江古稱江州,那是大大地有名啊。《水浒傳》中,宋江發配江州,在浔陽樓題反詩,梁山好漢劫法場,終於迎請宋江上山入伙。想到這兒,讓人不禁神往當年宋江、李逵、戴宗的雄姿。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那傳誦千古的名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位普通的歌女讓大詩人有了無限的感慨,以至於“江州司馬青衫濕”。要是有時間,拜訪一下浔陽樓就好了,雖然那肯定是近年新建的景點,但畢竟能借登樓之機大發思古之幽情啊。

汽車終於開到牯嶺,一派繁華景象。我們下榻的是鑫締賓館,它的幾棟建築散落在牯嶺主街之外的小山坡上。下車後,感覺涼爽異常。因為乘車時要爬坡,動力不足,所以司機師傅關了空調,車裡有些悶熱,而車外竟然如此涼爽,就像裝了一部天然大空調一般,真不愧為吸引了毛澤東、蔣介石等人的避暑勝地啊。
  安頓好後,先吃飯。飯後已6點多,眾人一起出來散步。順著牯嶺街一直向前,到了街心公園。這裡可以遠眺對面的居民區,樓宇順山勢而建,屋頂皆為紅色,在落日余晖中更顯秀麗。在石桌旁坐下閒聊,漸漸暮色四合,華燈初上。街上店鋪林立,出售各種旅游紀念品。游人很多,大家享受著名山深處這份難得的清涼。
  要回賓館了,此刻我想起了“廬山戀影院”,於是建議大家去看看。詢問了當地人,沿街向前走,下了一個山坡就到了,路並不遠。迎面就可以看到霓虹燈上幾個大字“廬山戀影院”,還有巨幅的電影海報。《廬山戀》1980年上映,由張瑜、郭凱敏主演,號稱是中國第一部沖破禁區的吻戲。

南寧中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像及旅游專題片、企業專題片制作聯系方式:

電話:0771-5766111  5843766      QQ:741143338  260249318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