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古牌坊(1)
日期:2016/12/15 15:33:4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靈應牌坊在佛山祖廟,建於明景泰二年(1451),“敕封”祖廟為“靈應祠”時所建。牌坊南北向,左右對稱,東西10.79米,南北4.9米,兩邊各有4.9×3.8×0.75米白石台基,台基上各有6根柱.兩邊共12柱,中間為木柱,外沿為石柱,設計考究,結構精密。面寬三開間,明間寬5米,次間寬2.1米,通高11.4米,建築分三層屋頂,首層歇山頂,二、三層為庑殿頂,頂柱間大量使用斗拱,斗拱形式為七鋪無下昂偷心造。從外觀看,飛檐疊翠,白柱子、紅斗拱,巋然矗立,華麗壯觀,歷五百多年,1976年曾頂受12級台風搖撼而安然無恙。 |
|||
雖歷數百年風風雨雨的考驗,至今仍巍然挺立。其建築構件的制作相當考究,所有磚石材料均經精雕細刻,除抱鼓石和大、小額枋上雕刻有“龍鳳祥雲”及“魚躍龍門”等圖案紋飾,以及梁焯生前坐衙視事情景的浮雕外,正次樓上的斗拱以及各拱之間的裝飾構件均以精美的磚雕組成,既有由多塊磚雕組成的“二龍戲珠”圖案及仙佛羅漢等人物的浮雕,又有镂空透雕著雲龍、麒麟、“魚躍龍門”、“寶鴨穿蓮”、牡丹萱草以及寶鼎寶劍等多種圖案紋樣的單塊磚雕。因而,該牌坊無疑是明代佛山建築藝術和民間雕刻藝術的一個綜合體現,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今置於祖廟之旁,更使這一名勝古跡增添了引人人勝的魅力。 |
|||
“慈悲宮”牌坊在南海九江下西村翹南約慈悲宮內,始建於明代,為山字形四柱三間樓式牌坊,通高6米,牌坊柱上抬梁,大青磚飾砌斗拱模樣構築,歇山頂,琉璃瓦滴水,四柱為西樵山粗面巖石打制,牌坊柱下鑲嵌石雕抱鼓石,石板上有精致的龍鳳浮雕,牌坊正面刻有“善應諸方”四字,字上石板飾人物磚雕,並有梅花、喜鵲、松竹、飛鳳、獅子等浮雕。 |
|||
“貞女遺芳”牌坊在順德龍江鎮世埠鄉,立於貞女橋西面橋頭上,為單間兩柱通天式石牌坊,高4.2米,柱身六稜形,柱頂刻雲紋、石獅,石質為青色粗面巖。正面額刻“貞女遺芳”四字,背面刻有坊表銘文,字跡殘損,已無法辨認。石柱刻有對聯“精忠義行無能並;古往今來第一人”。旁刻“明工部尚書湛甘泉題。”柱頂石獅已無存,據當地人說被推下河裡,坊柱缺一抱鼓石。 |
|||
百歲坊在順德杏壇鎮古塱鄉醫院後面,是四柱三間,三樓式庑殿頂石牌坊,方向南偏西20度,頂飾吻獸兩對,一只已毀。上蓋為石雕斗拱裝飾,石質紅砂礫巖,橫梁和柱為花崗巖,柱根前後均有抱鼓石,左面缺一塊。坊高約4.25米,正坊門寬1.43米,左右坊寬7.8米。牌坊正門背刻“壽母梁氏皇清耆儒得覺伍公之妻,生於順治九年八月初四,今屆乾隆十七年(1752)卒,一百一歲,奉旨坊表百齡,特賜龍緞帑金”。 |
|||
“良二千石”牌坊在南海九江鎮下西村西坊。始建於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牌坊高7米,長11.94米,以花崗石雕鑿構築,石雕有蹲伏獅子及鳥類花木圖案,四柱三間樓式牌坊,正面上刻:“恩榮”二字,下方是“良二千石”四字,右側刻“兩廣軍務巡撫廣東地方口口口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殷正”,左側刻“萬歷二年甲戊科進士朱壤”牌坊背面刻“賜進士第中憲大夫,四川夔州府知府前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知縣,江西樵州府臨川縣知縣,南京戶部主事,戶部員外郎,欽差督理浙江北新關稅務,戶部郎中,贈兵部左侍郎崇杞府縣鄉賢朱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