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一汪碧潭 青溝 覓幽靜古鎮 青林口
日期:2016/12/16 17:51:53   編輯:古代建築青林口:穿越百年時光的古鎮
青苔小道、雕梁畫棟的老屋、臨河露台、當街擺放的白花桃……古鎮絲毫嗅不到商業味道,整個老鎮有一種被時光“鎖住”的感覺。
江油青林口鎮,安靜地隱匿在兩山之間,“養在深閨人未識”。只要在網絡上一搜索,就可以對青林口有個大概認識———古鎮坐落在王爺山與人字山相匯處,在兩山相匯的山谷間,有一條小河從深山流出與鎮前的潼江交匯,使古鎮天然地形成了二河匯流,群山環抱的秀麗景致。青林口是劍閣、梓潼兩縣通往江油的交會處,兩山、兩河、兩路在此相交,形成口子,有著“川西北第一古鎮”的頭銜。
青林口位於綿陽江油市,與劍閣、梓潼交界,距成都市200多公裡,車行3小時左右可到達。早上8點過,選擇駕車從成綿高速路出發,汽車在江油一個叫“厚壩”的出口下高速,附近路口有“青林口”的路標。到達古鎮的道路幾乎都是水泥路,比較好走。當路的右側出現一排排很古舊的老房子、古塔時,青林口就到了。
古鎮的主街道分為新街和老街。踏著百多年前的石板路逛古鎮,目光所及,街道兩側幾乎都是古樸老舊的房屋。只停留在記憶中的門板房、通透的天井在這裡一一浮現。透過房門,發現屋內還有一條青苔小道,連接著半坡上的老房;也有的房屋裡居然還有一臨河露台。古鎮絲毫嗅不到商業味道,整個老鎮有一些被時光“鎖住”的感覺。飯館裡的食客多數都是當地人,小賣部也少得可憐,街道上幾乎見不到其他古鎮為“迎合”游客的所謂特產、紀念品店鋪。青林口盛產白花桃,樸實的當地人就把一筐筐新桃擺放在家門前賣。若有人問價:“桃子怎麼賣?”他們會熱情地回答:“一塊錢一斤,甜著呢,不信你嘗了買。”古鎮中央有一座“紅軍橋”,古時叫合益橋,紅軍路過青林口,一位受傷的女紅軍被抓捕後犧牲在橋上,從此當地人把合益橋改名叫紅軍橋。如今,青林口古鎮正在進行古建築群維修工程。
黃家大院是古鎮上最為出名的飯館,除了是當地的紅色景點,它的風光還來自它曾經作為《西游記續集》的外景地之一。黃家大院修建於一座山頭,當年這裡曾經是當地一位鄉紳的地主別院。如今的黃家大院主人是80後,主人王偉和自己的媳婦經營著“黃家大院”,大院的生意異常好。據了解,大院本是當地鄉紳的別院,解放戰爭期間,紅四方面軍路過青林口,黃家大院改成了紅軍伙食團,為駐扎在此的紅軍提供伙食。1999年,《西游記續集》劇組相中了老宅子,在這裡取景拍攝。時過境遷,老院子裡還找尋得到當年劇組在此的合影。2004年,王偉的父親買下了黃家大院,大院保持了百多年前的原貌,除了個別老舊的門窗有修復外,生長著青苔的青石板地面、雕梁畫棟的廂房和堂屋,以及雕刻著精美花紋的大水缸……任時光流轉,老院子始終保持著當年的模樣,骨子裡依然透著“貴氣”。穿過老宅,在院子的側面圍牆,至今保存著幾十年前紅軍駐扎在此時留下的手寫標語。需要站在遠處,才能把整個標語看全。據說,這幅紅色標語是全國最大的手寫標語。
美食推薦
青林口老街遍布著數家豆腐店、豆花店。據稱,青林口鎮後面有一股山泉,古鎮人長年依靠山泉作為飲用水。山泉清冽可口,做出來的豆腐、豆花也美味,青林口豆腐在江油遠近聞名。雖然是豆腐菜,做法卻絲毫不馬虎,有做成“小雞”模樣的清淡口味,名叫“懷胎豆腐”的魚香味豆腐,可說是色、香、味俱全。
豆腐菜肴每道10元~20元不等。另外,特別推薦臘排骨,每份35元,城裡吃不到的美味哦!
自駕車路線
從成都出發,走成綿高速在江油厚壩站下,出高速右轉即往青林口方向走。行程大約3小時,200多公裡,單邊過路費60多元。古鎮沒有門票,老街上有小飯館,但沒有住宿旅館。
青溝:碧潭藍天恍若小九寨
一個綠得發亮的大水潭,如同到了九寨溝五花海。越往山裡走,是越發碧綠清澈的清泉,頭頂是燦爛到讓人想躲的陽光,腳下是淙淙的流水,耳畔傳來快樂的歌聲……
位於江油馬角壩鎮的青溝離成都約220公裡。因為青溝未開發,所以,從鎮上到溝口的路連一個指路牌都沒有,就靠著問路緩慢前行,還是走錯路了!
還未進溝,就看見一個綠得發亮的大水潭!陽光下看,真的如同到了九寨溝五花海,深處的潭水就是很純粹的碧綠色,沒有雜質,淺處完全是透明的色澤,清晰看到溝底大小巖石。時值中午,已有大人小孩在水裡“泡起”。最深處的水有2~3米,邊緣比較淺,即使沒帶泳衣,也可以把褲子挽高,站在水裡涼快。住在旁邊農家的邱師傅說,這裡叫“鍋蓋灘”,因為其形狀就像個翻過來的鍋蓋。
再走500米,看到有車停起,就知道,青溝的入口到了———溝口處,迎接我們的又是一汪碧水,有人壘起了簡易的“石頭橋”,怕濕腳的走上面,想涼快就直接走沒到小腿的水裡。走過這汪水,是碩大一片石灘,大小不一的碎石路是通往青溝深處的唯一通道。
走著走著,出現了一條狹窄到只容一人過的山路,走了幾十米,山路上突然出現上百條讓人心悸的爬行動物———毛毛蟲!黑黑的身子兩頭一點紅,在山路上蠕動,有的甚至掛在籐蔓上,讓不少游人尤其是女游客只能報以尖叫!沒辦法,原生態、未開發就是這樣!所有人閉上眼睛咬咬牙從山路上快速“跳”過,邊跳邊抖,既怕蟲子爬上身,也怕慌亂中踩到一兩只!
但是,走過這段路幾乎又“沒路可走”了———只有從怪石上探索著下腳,才能看見山間越發碧綠清澈的清泉。頭頂上是燦爛到讓人想躲的陽光,腳下是淙淙的流水,耳畔傳來啦啦啦啦的歌聲———這裡游人還不少,有打著陽傘坐在石頭上泡腳的,有套著游泳圈漂的,有用三腳貓的水准撲騰、打水仗的,更有漂在水面上喝啤酒的,水裡“冰鎮”著一兩個大西瓜、桃子,准備晚上當晚餐。這汪迷人的潭水就靠著不高的山壁,泡累了,大家就爬到石壁上曬太陽、發呆。這裡不僅有毛毛蟲,更有迷人的藍蝴蝶、藍翅膀的蜻蜓。這個沒名字的潭,小記姑且給它起名“蝴蝶潭”吧!
越往後走,越有“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樣子了。這裡的溫度明顯比溝外低了兩三度,涼快得很。從“蝴蝶潭”溯溪而上,一連幾個碧潭、小瀑布,真是鬼斧神工。水裡很多透明的小魚兒,自在悠游,誰也不忍捕捉。越往後走,水越清,路也更難走了。再徒步30~40分鐘,就是一片草地,大多數驢友就在這裡扎帳篷、露營(來這裡游玩最好是露營,因為農家很少,且質量不高,也可回江油住),小記目測了下,容納20頂帳篷應該沒問題!
走著走著碰到走回路的游客:據說青溝最好是原路返回,不然路就遠了,要走到平武去的。往溝口返回的路上,小記在觀察地形地貌的基礎上,開辟出一條“新路”,小心避開了毛毛蟲。所謂的新路,就是完全探索著從水裡過。雖然有點累“路”不好走,但聽到山上遭遇毛毛蟲的女孩子和小朋友不時響起的尖叫聲,也就覺得很值得了!
行車路線
自駕車路線:成都出發-成綿廣高速-江油厚壩出高速右轉即往青林口方向-青林口-雙馬鎮-馬角壩鎮-過鎮快到鐵路時左轉到青溝,無門票。
火車路線:成都火車站K9458火車和N758次車均可到江油馬角壩鎮,火車時間約3小時。在馬角壩鎮上可以坐火三輪,四個座位的,10分鐘到達鐵路邊時就可以步行穿過進溝了。
小貼士
住宿:最好是帶上露營的設備,如果不想住,當天來回也沒問題。溝裡也有農家樂,20元一間房,但比較簡陋。
耍事:這裡最適合一群朋友前往。溯溪、露營、溪釣、篝火、游泳(管它叫泡山泉澡也可以)燒烤、小火鍋、露營,拍泳裝寫真,耍水。
必備用品:防蚊蟲的工具和噴劑,防暑藥品,創口貼。泳裝、干淨衣服。帶小朋友的可以備水槍玩水,請不太會游泳的把游泳圈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