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故宮院長:亂寫亂刻游客將被“拉黑”短期內禁入宮

故宮院長:亂寫亂刻游客將被“拉黑”短期內禁入宮

日期:2016/12/14 11:19:1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十一長假進入第三天,游客的種種不文明行為在各個景區重復上演並被集中吐槽。不過,今後游客再在故宮的文物、古建上亂寫亂刻,即使不被“剁手”,短期內也很難再進入故宮了。
 

  經歷了裸模宮內拍照、銅缸被屢次刻字等一些系列事件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首次回應表示,諸如亂寫亂刻這種傷害古建和文物的嚴重不文明行為,游客將被“拉黑”禁止入宮。
 

  “不過,有些比較輕微的不遵守公共道德的行為,我們暫沒有考慮過,比如扔紙之類的。但像刻畫這種是一定會納列入黑名單的,此外,兜售旅游紀念品的也會被拉黑。”單霁翔說。目前,因存在倒票、發放小廣告等不法行為,已有2500人被列納入故宮的黑名單。
 

  入故宮的黑名單。 此外,單霁翔向法晚法晚記者(微信ID:fzwb_52165216)透露,故宮將克隆100多口銅缸用於防火。
 

  拉黑
  2500不法人員 已被列入黑名單
 

  今年六月,伴隨著實名制購票政策的實施,故宮建立了黑名單制度。針對肆意加塞、加價出售門票從中牟利的的黃牛、以及在故宮內兜售小商品、發放一日游小廣告的人員,勸阻不成的將把其列入黑名單。
 

  為此,故宮在每個窗口都設有監控設施,將定期統計高頻率購票人員,並進行篩查,對其中能夠確定非法身份人員列入黑名單,禁止其通過任何渠道購買故宮門票。
 

  “目前已經有2500多人被納入了黑名單,這2500多人如果都混跡在故宮,那對游客秩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單霁翔說,對於小廣告、黑導游、違法經營,實名制實施以後,現在這種現象少多了。過去一到五一,十一,這些人成群結伙,達到幾十上百人,最多的時候能有幾百人。
 

  “赦免”
  禁入故宮黑名單考慮設期限
 

  根據故宮政策,這些進入黑名單的人員,將在一定時間內部禁止再入宮。
 

  不過,單霁翔表示,實名制購票和黑名單制度剛剛實行,目前還沒有想好具體的“赦免”政策,比如到底是兩年內不得進宮還是三年。不過,肯定不會是“終身禁入”。畢竟有些是年輕人,隨著成長今後也可能會有參觀需求,還是應該給這些人機會。
 

  追蹤
  被刻字“秀恩愛”銅缸已修復 仔細辨認痕跡可見
 

  “張濤、劉雅”你們倆要秀恩愛別處秀去,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刻在快三百年的文物上,這叫犯罪。”9月11日,網友爆料稱,有人在故宮清宮遺存的大缸上秀恩愛,不僅刻下兩人的名字還畫心形圖案。微博一出,立刻引發眾怒。網友呼吁提高違法成本,加大對這種破壞文物行為的懲處力度。故宮隨即就此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譴責這是一種缺乏社會公德的惡劣行為。
 

  而這已不是故宮銅缸第一次遭“黑手”,2013年就曾有網友爆料,故宮銅缸被游客題字“梁齊齊到此一游”,引來公眾一片“剁手”之聲。
 

  針對前不久被畫心刻字的大銅缸,單霁翔表示,目前缸已經修復好了,同時故宮也加強了警衛。因為故宮隨處都是文物,無論是紅牆還是黃瓦、缸,不可能裝上萬個監控設備,這樣不僅成本太高,對景觀、環境也是破壞。主要還是通過媒體、通過故宮的管理措施,讓大家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擔負起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
 

  上午十點,法晚記者(微信ID:fzwb_52165216)在御花園找到前不久被刻字“秀恩愛”的銅缸,盡管經過修復,但仔細辨認仍能發現痕跡。刻字事件一被曝光,這口大缸也紅及網絡,記者發現,不少游客特意來到缸前,尋找被刻畫的位置,更有游客拿著自拍桿,與大缸合影留念。
 

  舉措
  故宮不少庭院消防車進不去 欲“克隆”百余口銅缸防火
 

  單霁翔還向法晚記者透露了一個消息,由於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故宮院內的大缸流失了很多。考慮到防火需要,故宮打算再“克隆”100多口與現存老缸一模一樣的銅缸,並打上“生產日期”。
 

  原來,目前故宮內的很多庭院和巷道消防車是進不去的,如果接高壓水龍頭,會有十幾分鐘甚至二十分鐘的延後,而這個時間對救火至關重要。反倒是很大體量的一缸水,再配上消防桶,在火災初期及時撲救能起到一定作用。
 

  單霁翔說,目前已經有兩口克隆的大銅缸在壽康宮“上崗”,是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制作的。大家評判很接近古代的缸,對景觀不會造成影響,卻能解決安全問題。
 

  克隆缸貯水不會凍冰膨脹 但需提防孩子掉入
 

  要想發揮防火作用,大缸內就得貯水。單霁翔說,故宮現存的銅缸、鐵缸如果再裝水,冬天寒冷一旦凍冰膨脹,是否會影響到文物安全,這點不得不考慮。但是克隆缸在制作時就已解決了膨脹帶來的問題,可以承受各種極端環境考驗,可以發揮古代缸的作用。
 

  不過,讓院長顧慮的是,一旦大缸裝水,是否會帶來其他安全隱患,比如孩子玩耍不慎掉進去怎麼辦?單霁翔表示,正在研究應對措施。畢竟故宮的游客結構復雜,要考慮到各種游客的安全問題。還要不斷磨合。
 

  銅缸、鐵缸是宮中的防火設備之一,平時貯滿清水,以備滅火時用。每到冬季十月至翌年二月,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蓋,氣溫低時,缸下燒炭,以防缸水凍結。紫禁城內現存最早的缸為明弘治年間鑄造。明代銅缸兩耳均加鐵環,樣式上奢下斂,古樸大方。清代銅缸兩耳加獸面銅環,腹大中收。公眾現設大小銅、鐵、鎏金銅缸308口,其中鎏金銅缸22口,分別陳設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和乾清宮兩邊。
 

  游客素質大有改觀 “故宮干淨的現在很少彎下腰”
 

  今天上午,單霁翔在接受《法制晚報》法晚記者(微信ID:fzwb_52165216)采訪時談到他自己的親身感受,經歷多次游客不文明事件,媒體的輪番宣傳已讓游客的文明素質有了很大改觀。在古建文物上刻畫的不文明行為,相比之前也大大減少。比如在牆壁上“題字”的現象,過去一些牆面都是被一層一層游客的刻字畫花,現在這種現象基本絕跡。
 

  此外,每天都在故宮巡視的單霁翔院長坦言, 現在在故宮裡走一圈,能發現地上的垃圾極少。“原來礦泉水瓶子、冰棍棍兒、餐巾紙、滿地都是,那時候我們走到哪裡撿到哪裡。現在幾乎彎不下腰去。都干干淨淨的。”
 

  更讓院長感動的是,十月一日當天刮大風,院長覺得觀眾可以暫時坐在草地上避風,但讓他意外的是大家寧願站在風裡,也沒有一個觀眾去坐草坪。單霁翔感慨說,這就是觀眾文化素質提高的表現。
 

  單霁翔說,全體民眾的文化素質提高對於故宮的工作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同時,故宮著力把環境搞好,這對於游客素質的養成也有積極影響。故宮這樣整潔的環境也營造了一種文化氛圍,讓大家自覺維護。
 

  記者走訪
  故宮地面難見垃圾 端門仍有游客隨地小便
 

  上午,記者在故宮博物院內采訪的近一個小時,除發現一個游客將食品袋扔在了垃圾桶外面,幾乎沒在故宮地面找到其他垃圾。不過在端門售票廣場區域,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就有所抬頭。
 

  記者發現有位家長帶著孩子在樹下小便,而在她身旁不過40米就有公共廁所,而且並不需要排長隊。在端門廣場做保潔的李大姐向記者表示,過節這幾天,天天都要清理幾次大小便,都是家長帶著孩子的。畢竟孩子小,也可以理解,不過還是希望家長能帶著孩子去公共衛生間,大人以身作則,從小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此外,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李大姐說,她從地上清理出的垃圾,差不多半個小時就能填滿一個打掃桶。

    (來源:法制晚報  記者:李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