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名勝風水寶地
日期:2016/12/14 17:57:23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五仙觀:起頂降脈處別有洞天
五仙觀相傳是為了紀念“五羊傳說”中,那五位騎羊獻穗以祝願廣州“永無饑荒”的仙人而建。選址於古廣州中軸地脈起頂(堪輿名詞:指龍脈結聚所形成的地域高位)降脈之端的五仙觀,首先在地域上就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了加強對龍脈氣場的攔截,五仙觀的後山上還建有嶺南第一樓,樓內懸有通體沉黑的青銅鐘一口,名為“禁鐘”。此鐘不准任何人敲擊,據稱敲後必有災禍。
五仙觀最值得一提的是入口處的“洞形”設計,雖然只是一門之隔,卻刻畫出“別具洞天”的效果,同時貼切吻合了堪輿理念中對門藏風納氣的要求。而門內外均以多座形似古墓陪葬品的羊雕塑來代替一般的獅、麒麟類吉祥神獸,除了能應合五羊傳說外,作為六禽之一的“羊”亦可視作招財納福類的吉祥物。
南海神廟:中央之土造福八方
唐宋時,中國海運發達,外貿獲利豐厚,是國家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南海神甚至成為了帝王加封的對象,香火十分旺盛。從風水上來說,有沒有什麼道理呢?當然有。
從堪輿學“以水為財”的角度來看,南海之水流至南海神廟前時,即漸變為伸向內陸珠江的“小海”,外加商船停留在扶胥港上,形成“百鳥歸巢”的景象,南海神面朝大海就像是將水收歸內陸一般,自然十分旺財。
回頭觀察南海神廟的建造架構,其主體建築沿著中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頭門、儀門、禮亭、大殿、昭靈宮共五進,一進高於一進,其他附屬建築則以五進為中心,左右對稱,在架構上完全與中國典型廟宇建築風格中所融合的負陰抱陽、明堂開闊等堪輿學理念相符。其中的“五進之數”更應合了洛書“以五居中”的風水布局,代表著中央之土,地位顯赫,象征著一方神明可造福八方民眾,是風水中的帝王之局。
塔影樓:得水之勢可圈可點
漫步沿江路,你會看到一棟中西結合的古怪房子——“塔影樓”,因其奇形怪狀的建築特色和西洋化的裝修被老廣州戲稱為“鬼樓”,當然樓裡並無鬼怪,而是暗藏玄機。
塔影樓背水而建,卻面向如高山般宏偉的“粵海關大樓”,實與堪輿學中“坐實朝空”的理念相違背,外加微微若作傾斜狀的樓身,遠觀近看都給人高傲不群之感,亦與“四平八穩”的傳統建築風格不符。
那塔影樓這種“坐空朝實”的逆向建築思路,是不是顛覆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建築風水理論呢?其實不然,因為在古代堪輿學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坐空朝滿,反身朝逆”,大意就是說,塔影樓這樣的布局會出現反對當權派的人物。而塔影樓作為陳少白先生創立的聯興碼頭事務所辦公地,與歐洲傳統形式的海關大樓斜斜“對立”,與當時的中國海關擺脫國外勢力控制的努力不謀而合。再回頭細想,整座塔影樓基本上都是西式裝修,但頂部卻為中國最傳統的塔頂型設計,亦暗喻了中國文化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
愛群大廈:百鳥歸巢吉祥地,一雙鳳眼領風騷
1934年初開工,1937年落成的愛群大廈是老廣州“陳濟棠時代”的壓軸之作,是當時中國最高的大樓。這座老廣州最引以為傲的標志性建築,矗立珠江河畔,東顧珠橋,西望鵝潭,從建築選址到外觀設計,在當時都堪稱一絕。
巧立三角地
在風水學上,正方形或長方形地形是理想的選址之地,象征著四平八穩。但由於客觀條件所限,愛群大廈選址在兩條馬路的交匯點,是一個三角形的地塊。這不僅給大廈的外觀設計帶來了麻煩,還犯了“橫生禍事”的風水大忌。(注:堪輿學認為三角地缺少承接一方之氣,是不吉之兆)然而,設計師巧妙地把這個銳角改成了半圓形,整座大廈因此變得和諧、自然、不刺眼。且向東望去,愛群就象一艘郵輪,在珠江上乘風破浪航行,迎合了“以水為財”的廣東派風水習俗。
百鳥歸巢朝西向
由於愛群的扇面設計方案,原本應該朝南的正立面,被朝西的立面所取代。按風水四獸的定位,西為白虎,“白虎當立為是非之所”(注:堪輿學認為西方有高樓易有是非爭執)且犯了廣東人“西”諧音“死”的忌諱,主大不吉。直到有人提出了“日在西方而鳥棲”的論點,方才平息眾議。,由於愛群朝西向,晚霞絢麗時,珠江上百船歸泊,猶如百鳥歸巢,因此為吉祥之兆。
門成鳳目,南北平均春色
愛群大廈開南北兩門,且不分前後、正側。如果將其頂部半圓形立面比作人的天庭(相學術語:指額頭位置),兩邊門就形如眼睛,應合了風水上“一雙鳳眼襯天庭”的風水格局,鳳目在相學為富貴聰明象征,這種設計無疑令愛群在風水上更加出類拔萃、壓倒眾英。